咒轮集合
http://daai.wusheng.blog.163.com/blog/static/2905952820088674024172/
Saturday, October 24, 2015
不動如來
不動如來
不动佛心咒注音(藏传)
那莫 ra那 札雅雅
嗡 刚嘎纳 刚嘎那
若匝讷 若匝讷
卓札讷 卓札讷
札萨讷 札萨讷
札德哈那 札德哈那
萨瓦 嘎玛 巴让m 巴ra
讷美 萨瓦 萨埵 难匝
索哈
那莫 (日阿)那 札雅雅 嗡 刚嘎纳 刚嘎那 若匝讷 若匝讷 卓札讷 卓札讷 札萨讷 札萨讷 札德哈那 札德哈那 萨瓦 嘎玛 巴让m 巴(日阿) 讷美 萨瓦 萨埵难匝 索哈
Namo Ratna Trayaya Om Kamkani Kamkani Rotsani Rotsani Trotrani Trotrani Trasani Trasani Zhatihana Zhatihana Sarva Karma Varam Para Namun Sarva Satonan Munja Svaha
http://www.jixiangyun.com/bbs/viewthread.php?tid=18185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txt2/dongfangbudongfo_xinzhou.asp
http://www.sjskim.org/Aksobhya/index.htm

【轉貼】持誦不動佛(阿閦佛) 聖號之功德:
http://blog.xuite.net/w2091125/twblog/
不動佛(阿閦佛) 聖號之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此莊嚴的不動佛壁畫乃版主八月份拍攝於東嘎寺的“藥師琉璃光如來見解脫塔”內。標題:不動佛.
持誦 不動佛(阿閦佛) 聖號之功德 :
南無阿閦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阿閦佛(即不動如來)是五方佛中的東方佛,表覺性,意譯為“不動佛”、“無動佛”、“無怒佛”、“無嗔恚佛”等。(又譯阿閦鞞佛、阿閦婆佛)的意譯是不動、無瞋恚。
據《阿閦佛國經》稱,阿閦佛是東方妙喜世界的教主,如果有人勤修“六度”(即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途徑、佈施、持戒、忍、精進、定、智慧),發願生到東方妙喜國的人,死後可以轉生於此。在經中還描述了東方妙喜國的美妙與歡樂,令人嚮往。這些描述其實表現了古人對旭日升起的東方的好感,旭日象徵著萬物欣欣向榮,因此認為東方是生之樂園。
阿閦佛的典型法像是趺坐,左手握拳,右手持梵函。
閦(chu)意為“動”、“嗔怒”,阿意為“無”。無嗔怒是佛門修行的基礎,是佛門最重要的戒律之一;因嗔怒會生煩惱,而煩惱是“苦”根源,是成佛的一大障礙。
阿閦佛名號之功德無盡藏,讓大眾有幸能一窺其功能特質與不可思議力量︰
(1)「能拔諸苦」:與觀世音菩薩名號一樣,能以名號救有情苦,因阿閦佛昔時有願——“若有眾生應被刑戮,願我捨命以救護之,若有志心稱念彼佛名號,眾苦即時皆悉除滅殆盡。經云——“舍利弗。若於國中雨雹為災。非時霹靂及餘種種可怖之事。彼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專念不動如來及稱名號。是諸災害皆得消除。由彼如來往昔弘濟百千諸龍解脫眾苦。又由慈悲本願誠諦不虛。迴向善根要期圓滿故。稱彼名號憂患自消。唯除有情宿業成熟。”
〈2〉「魔不能嬈」:阿閦佛名號,因“不動”菩提行令眾魔不能損害而憂腦悲慟。
經云——“佛告魔言。汝能毀壞誰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來名者。我心則生愁憂熱惱。如我今日復得熱惱。用聞阿閦如來名故。”
又云——“舍利弗。除彼不退菩薩摩訶薩。所余菩薩於此世界。若不聞稱讚不動如來法門者。皆為惡魔之所攝受。眾生如能至心稱念名號,眾魔不得其便轉生熱惱,心中有如萬箭齊射之感。
經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又云——“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皆為離魔羅網。”
〈3〉「患不能侵」:稱念阿閦佛名號,一切災害悉皆不能侵害,經云——“舍利弗應知。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無上菩提。無有退轉之怖。亦無水火刀杖惡獸毒蟲之所損害。亦不為人非人等之所怖畏。何以故。由不動如來常加護念。於彼佛剎當受生故。”
〈4〉「能地獄救」:假若墮入惡道,於地獄中受無量諸苦,如果在世或前世中,有曾經稱念過阿閦佛名號,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經云——“舍利弗。不動如來般涅槃日。化身分佈一切世界。於地獄中說諸妙法。以法調伏無量有情。皆當證得阿羅漢果。”
〈5〉「女人泰產」:阿閦如來護佑女人的慈悲心是不遺餘力的,若女人有臨產痛苦或婦女疾病逼身時,多稱念阿閦佛號,必能得佛力加持而安泰適然。經云—— “復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摩訶薩得授記時。彼世界中所有女人懷孕。皆得安和分釋無諸苦難。盲者得視。聾者能聞。如我成佛時等無有異。”
又云——“彼國女人無女過失。不如此界諸女等心多嫉妒兩舌惡口。又彼懷孕之時至於誕育。母子安適亦無穢汙。何以故。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6〉「福德優渥」:佛告舍利弗:“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終以金寶滿閻浮提。持用佈施冀聞此法終亦不聞。何以故。此功德法非薄福眾生當執持故。”,經云 ——“賢者舍利弗白佛言。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薄德之人終不得聞受持諷誦。所以者何。天中天。不能得阿惟越致故”,又云——“我於無上菩提。不應生於退轉之相。由我已聞不動如來法門名號。是人於我欲為利益令我聽聞。”,而使得天帝釋讚嘆言:“彼諸眾生聞此法門亦得善利。何況得生不動佛剎。”,舍利弗亦稱讚言:“世尊。如此法門能成就廣大功德。”
〈7〉「得大智慧」:阿閦如來及其功德法經是彰顯智慧法身的,如釋迦如來稱讚其言:“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於妙喜世界及他方剎土。在菩薩等乘中而為上首。”,又阿閦佛剎諸菩薩眾亦與智慧等身,如經云:“舍利弗。彼諸菩薩所有言議。皆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互相遵敬起導師想”,佛云:“復次舍利弗。此不動如來所有功德稱讚法門。非愚淺者之所能受。其有智慧深廣方能受持。”,又云:“舍利弗。若菩薩願速證無上菩提者。應當受持讀誦通利如是法門。為諸眾生開示演說。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演說此功德門大智慧業。當如是如是發起積集。彼諸人等由發起積集故。於其現身諸漏當盡。”
〈8〉「致不退轉」:稱念阿閦佛名號,能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經云——“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受諷誦持。雖不願生阿閦佛剎者。當知是菩薩摩訶薩。為比阿惟越致。”,又云——“菩薩摩訶薩聞阿閦佛德號法經者。為成阿惟越致行。聞已受持諷誦。是故專得無上正真道行。”,不動如來會中經云:“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9〉「現證無學」: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證出世聖果,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弟子道者。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便當受持當諷誦。受持諷誦已。為若干百人若干千人若干百千人解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是法經。自以功德即自取阿羅漢證。”,又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專持說是德號法經。是人如是便捨等正覺。自以功德取阿羅漢證。”
〈10〉「蒙佛護念」:誦念阿閦佛名號,能得如來加持護念,非現今法師與世人所說阿閦法門特重“自力”,而為“難行道”,這點殊不知阿閦如來亦有佛力加持
的成分,而應予以駁斥導正的。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諷誦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持諷誦願生阿閦佛剎者。臨壽終時。阿閦佛即念其人。”,又云—“舍利弗。如是色類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姓名。不動如來皆悉了知。若有受持讀誦通利此功德法門者。此諸人等。皆為不動如來之所知見及已護念。”
〈11〉「得生佛剎」: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蒙佛威神力加持而往生其剎,經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又云—“如是舍利弗。阿閦佛遠住遙聞他方世界諸菩薩摩訶薩語。及生其剎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阿閦佛知其名字及種姓。若有受是德號法經諷誦持者。舍利弗。是人為見阿閦佛。當知是人臨壽終時。阿閦佛即為其人。”,不僅如此,聞彼佛名號心生歡喜,即得往生彼國。此乃阿閦如來最勝方便善巧,為接引眾生不劬辛勞特立本願,如經上所云:“又有眾生。所作業行應過數劫常受胎苦。我逮菩提時。聞我名號心生喜樂者。於彼命終即來我國。受胎眾生。其中一切所作業行盡彼除滅。乃至菩提際更不受胎生。”
〈12〉「速證菩提」:誦念阿閦佛名號,能累積福德善根至無上菩提,經云—“佛言。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欲疾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當受是德號法經。當持諷誦。受持諷誦已。為若干百若干千若干百千人解說之。便念如所說事。即得大智慧。其罪即畢。以得是大智慧。其罪畢已。其人自以功德。便盡生死之道。”,又云—“佛語舍利弗。阿閦佛德號法經。於是陂陀劫中所有諸佛天中天皆當說是經。如是令無缺減安諦。亦如我所說。若有菩薩摩訶薩。欲疾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當受是阿閦佛德號法經。當持諷誦說之。當令廣普。”
***本文的文字轉刊自網絡,原編輯者不詳,圖片摘自網絡,由佛教利美壇城blog再重新編輯排版,與各地網友分享。
***欲持誦不動佛心咒時, 建議應如法從具格上師處,請求此法之灌頂或口傳,領受無間斷的傳承加持。*
回向文
我今速以此善根 成就最勝不動佛
令諸眾生一無餘 悉皆安立於此地
所有禮讚供養佛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噶瑪巴千諾!






不动佛心咒注音(藏传)
那莫 ra那 札雅雅
嗡 刚嘎纳 刚嘎那
若匝讷 若匝讷
卓札讷 卓札讷
札萨讷 札萨讷
札德哈那 札德哈那
萨瓦 嘎玛 巴让m 巴ra
讷美 萨瓦 萨埵 难匝
索哈
那莫 (日阿)那 札雅雅 嗡 刚嘎纳 刚嘎那 若匝讷 若匝讷 卓札讷 卓札讷 札萨讷 札萨讷 札德哈那 札德哈那 萨瓦 嘎玛 巴让m 巴(日阿) 讷美 萨瓦 萨埵难匝 索哈
Namo Ratna Trayaya Om Kamkani Kamkani Rotsani Rotsani Trotrani Trotrani Trasani Trasani Zhatihana Zhatihana Sarva Karma Varam Para Namun Sarva Satonan Munja Svaha
http://www.jixiangyun.com/bbs/viewthread.php?tid=18185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txt2/dongfangbudongfo_xinzhou.asp
http://www.sjskim.org/Aksobhya/index.htm
【轉貼】持誦不動佛(阿閦佛) 聖號之功德:
http://blog.xuite.net/w2091125/twblog/
不動佛(阿閦佛) 聖號之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此莊嚴的不動佛壁畫乃版主八月份拍攝於東嘎寺的“藥師琉璃光如來見解脫塔”內。標題:不動佛.
持誦 不動佛(阿閦佛) 聖號之功德 :
南無阿閦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阿閦佛(即不動如來)是五方佛中的東方佛,表覺性,意譯為“不動佛”、“無動佛”、“無怒佛”、“無嗔恚佛”等。(又譯阿閦鞞佛、阿閦婆佛)的意譯是不動、無瞋恚。
據《阿閦佛國經》稱,阿閦佛是東方妙喜世界的教主,如果有人勤修“六度”(即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途徑、佈施、持戒、忍、精進、定、智慧),發願生到東方妙喜國的人,死後可以轉生於此。在經中還描述了東方妙喜國的美妙與歡樂,令人嚮往。這些描述其實表現了古人對旭日升起的東方的好感,旭日象徵著萬物欣欣向榮,因此認為東方是生之樂園。
阿閦佛的典型法像是趺坐,左手握拳,右手持梵函。
閦(chu)意為“動”、“嗔怒”,阿意為“無”。無嗔怒是佛門修行的基礎,是佛門最重要的戒律之一;因嗔怒會生煩惱,而煩惱是“苦”根源,是成佛的一大障礙。
阿閦佛名號之功德無盡藏,讓大眾有幸能一窺其功能特質與不可思議力量︰
(1)「能拔諸苦」:與觀世音菩薩名號一樣,能以名號救有情苦,因阿閦佛昔時有願——“若有眾生應被刑戮,願我捨命以救護之,若有志心稱念彼佛名號,眾苦即時皆悉除滅殆盡。經云——“舍利弗。若於國中雨雹為災。非時霹靂及餘種種可怖之事。彼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專念不動如來及稱名號。是諸災害皆得消除。由彼如來往昔弘濟百千諸龍解脫眾苦。又由慈悲本願誠諦不虛。迴向善根要期圓滿故。稱彼名號憂患自消。唯除有情宿業成熟。”
〈2〉「魔不能嬈」:阿閦佛名號,因“不動”菩提行令眾魔不能損害而憂腦悲慟。
經云——“佛告魔言。汝能毀壞誰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來名者。我心則生愁憂熱惱。如我今日復得熱惱。用聞阿閦如來名故。”
又云——“舍利弗。除彼不退菩薩摩訶薩。所余菩薩於此世界。若不聞稱讚不動如來法門者。皆為惡魔之所攝受。眾生如能至心稱念名號,眾魔不得其便轉生熱惱,心中有如萬箭齊射之感。
經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又云——“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皆為離魔羅網。”
〈3〉「患不能侵」:稱念阿閦佛名號,一切災害悉皆不能侵害,經云——“舍利弗應知。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無上菩提。無有退轉之怖。亦無水火刀杖惡獸毒蟲之所損害。亦不為人非人等之所怖畏。何以故。由不動如來常加護念。於彼佛剎當受生故。”
〈4〉「能地獄救」:假若墮入惡道,於地獄中受無量諸苦,如果在世或前世中,有曾經稱念過阿閦佛名號,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經云——“舍利弗。不動如來般涅槃日。化身分佈一切世界。於地獄中說諸妙法。以法調伏無量有情。皆當證得阿羅漢果。”
〈5〉「女人泰產」:阿閦如來護佑女人的慈悲心是不遺餘力的,若女人有臨產痛苦或婦女疾病逼身時,多稱念阿閦佛號,必能得佛力加持而安泰適然。經云—— “復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摩訶薩得授記時。彼世界中所有女人懷孕。皆得安和分釋無諸苦難。盲者得視。聾者能聞。如我成佛時等無有異。”
又云——“彼國女人無女過失。不如此界諸女等心多嫉妒兩舌惡口。又彼懷孕之時至於誕育。母子安適亦無穢汙。何以故。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6〉「福德優渥」:佛告舍利弗:“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終以金寶滿閻浮提。持用佈施冀聞此法終亦不聞。何以故。此功德法非薄福眾生當執持故。”,經云 ——“賢者舍利弗白佛言。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薄德之人終不得聞受持諷誦。所以者何。天中天。不能得阿惟越致故”,又云——“我於無上菩提。不應生於退轉之相。由我已聞不動如來法門名號。是人於我欲為利益令我聽聞。”,而使得天帝釋讚嘆言:“彼諸眾生聞此法門亦得善利。何況得生不動佛剎。”,舍利弗亦稱讚言:“世尊。如此法門能成就廣大功德。”
〈7〉「得大智慧」:阿閦如來及其功德法經是彰顯智慧法身的,如釋迦如來稱讚其言:“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於妙喜世界及他方剎土。在菩薩等乘中而為上首。”,又阿閦佛剎諸菩薩眾亦與智慧等身,如經云:“舍利弗。彼諸菩薩所有言議。皆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互相遵敬起導師想”,佛云:“復次舍利弗。此不動如來所有功德稱讚法門。非愚淺者之所能受。其有智慧深廣方能受持。”,又云:“舍利弗。若菩薩願速證無上菩提者。應當受持讀誦通利如是法門。為諸眾生開示演說。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演說此功德門大智慧業。當如是如是發起積集。彼諸人等由發起積集故。於其現身諸漏當盡。”
〈8〉「致不退轉」:稱念阿閦佛名號,能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經云——“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受諷誦持。雖不願生阿閦佛剎者。當知是菩薩摩訶薩。為比阿惟越致。”,又云——“菩薩摩訶薩聞阿閦佛德號法經者。為成阿惟越致行。聞已受持諷誦。是故專得無上正真道行。”,不動如來會中經云:“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9〉「現證無學」: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證出世聖果,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弟子道者。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便當受持當諷誦。受持諷誦已。為若干百人若干千人若干百千人解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是法經。自以功德即自取阿羅漢證。”,又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專持說是德號法經。是人如是便捨等正覺。自以功德取阿羅漢證。”
〈10〉「蒙佛護念」:誦念阿閦佛名號,能得如來加持護念,非現今法師與世人所說阿閦法門特重“自力”,而為“難行道”,這點殊不知阿閦如來亦有佛力加持
的成分,而應予以駁斥導正的。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諷誦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持諷誦願生阿閦佛剎者。臨壽終時。阿閦佛即念其人。”,又云—“舍利弗。如是色類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姓名。不動如來皆悉了知。若有受持讀誦通利此功德法門者。此諸人等。皆為不動如來之所知見及已護念。”
〈11〉「得生佛剎」: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蒙佛威神力加持而往生其剎,經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又云—“如是舍利弗。阿閦佛遠住遙聞他方世界諸菩薩摩訶薩語。及生其剎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阿閦佛知其名字及種姓。若有受是德號法經諷誦持者。舍利弗。是人為見阿閦佛。當知是人臨壽終時。阿閦佛即為其人。”,不僅如此,聞彼佛名號心生歡喜,即得往生彼國。此乃阿閦如來最勝方便善巧,為接引眾生不劬辛勞特立本願,如經上所云:“又有眾生。所作業行應過數劫常受胎苦。我逮菩提時。聞我名號心生喜樂者。於彼命終即來我國。受胎眾生。其中一切所作業行盡彼除滅。乃至菩提際更不受胎生。”
〈12〉「速證菩提」:誦念阿閦佛名號,能累積福德善根至無上菩提,經云—“佛言。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欲疾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當受是德號法經。當持諷誦。受持諷誦已。為若干百若干千若干百千人解說之。便念如所說事。即得大智慧。其罪即畢。以得是大智慧。其罪畢已。其人自以功德。便盡生死之道。”,又云—“佛語舍利弗。阿閦佛德號法經。於是陂陀劫中所有諸佛天中天皆當說是經。如是令無缺減安諦。亦如我所說。若有菩薩摩訶薩。欲疾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當受是阿閦佛德號法經。當持諷誦說之。當令廣普。”
***本文的文字轉刊自網絡,原編輯者不詳,圖片摘自網絡,由佛教利美壇城blog再重新編輯排版,與各地網友分享。
***欲持誦不動佛心咒時, 建議應如法從具格上師處,請求此法之灌頂或口傳,領受無間斷的傳承加持。*
回向文
我今速以此善根 成就最勝不動佛
令諸眾生一無餘 悉皆安立於此地
所有禮讚供養佛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噶瑪巴千諾!






Monday, October 19, 2015
大悲咒
大悲咒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1)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2)
ná mó ·ā lì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3)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萨埵婆耶。(4)
pú tí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萨埵婆耶。(5)
mó hē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迦卢尼迦耶。(6)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唵。(7)
ōng。
萨皤啰罚曳。(8)
sà pó là fá yì。
数怛那怛写。(9)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10)
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11)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无·那啰谨墀。(12)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13)
xī lì mó hē pó duō shā miē。
萨婆阿他·豆输朋。(14)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15)
ā shì yù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16)
sà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qié。
摩罚特豆。(17)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18)
dá zhí tuō。
唵·阿婆卢醯。(19)
ōng。·ā pó lú xī。
卢迦帝。(20)
lú jiā dì。
迦罗帝。(21)
jiā luó dì
夷醯唎。(22)
yí xī lì。
摩诃菩提萨埵。(23)
mó hē pú tí sà duǒ
萨婆萨婆。(24)
sà pó sà pó。
摩啰摩啰。(25)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驮孕。(26)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卢俱卢·羯蒙。(27)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28)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诃罚阇耶帝。(29)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啰陀啰。(30)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31)
dì lì ní。
室佛啰耶。(32)
shì fó là yē。
遮啰遮啰。(33)
zhē là zhē là。
么么·罚摩啰。(34)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隶。(35)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36)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37)
shì nā shì nā。
阿啰嘇·佛啰舍利。(38)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罚娑罚嘇。(39)
fá suō fá shēn。
佛啰舍耶。(40)
fó là shě yē。
呼卢呼卢摩啰。(41)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卢呼卢醯利。(42)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啰娑啰。(43)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44)
xī lì xī lì。
苏嚧苏嚧。(45)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46)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驮夜·菩驮夜。(47)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弥帝利夜。(48)
mí dì lì yè。
那啰谨墀。(49)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50)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51)
pó yè mó nā。
娑婆诃。(52)
sā pó hē。
悉陀夜。(53)
xī tuó yè。
娑婆诃。(54)
sā pó hē。
摩诃悉陀夜。(55)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诃。(56)
sā pó hē。
悉陀喻艺。(57)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啰耶。(58)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诃。(59)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60)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诃。(61)
sā pó hē。
摩啰那啰。(62)
mó là nā là。
娑婆诃。(63)
sā pó hē。
悉啰僧·阿穆佉耶。(64)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诃。(65)
sā pó hē。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66)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7)
sā pó hē。
者吉啰·阿悉陀夜。(68)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69)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70)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诃。(71)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72)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诃。(73)
sā pó hē。
摩婆利·胜羯啰夜。(74)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诃。(75)
sā pó h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76)
ná mó 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è yē。
南无阿利耶。(77)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78)
pó lú jí dì。
烁皤啰夜。(79)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诃。(80)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81)
ōng·xī diàn dū。
漫多啰。(82)
màn duō là
跋陀耶。(83)
bá tuó yě。
娑婆诃。(84)
sā pó hē。
http://ibuddha.pixnet.net/album/set/1555622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04/15/3972368_366373355.shtml

金刚萨埵百字明
金刚萨埵百字明
om vajra-sato samaya manupalaya
vajra-sato day-nopa
day-ta dri-do mebawa
suto-kayo mebawa
supo-kayo mebawa
anu-rakto mebawa
sarwa siddam mepar-ya-tsa
sarwa karma sutsamay
chi-tum shereyang kuru hum
haha haha ho
bagawan sarwa tata-gato
vajra mame mun-tsa
vajra bawa maha-samaya-sato ah
嗡 班札拉萨埵 萨玛呀 玛奴巴拉呀
班杂拉萨埵 喋诺巴
地叉 则桌 美巴哇
速埵卡唷 美巴哇
速波卡唷 美巴哇
阿奴拉多 美巴哇
萨尔哇 悉地 美札呀擦
萨尔哇 嘎尔玛 速杂美
积当 希里呀 咕如 吽
哈哈 哈哈 霍
巴嘎问 萨尔哇 达他 嘎达
班杂 玛美 面杂
班札 巴哇
玛哈 萨玛呀 萨埵 阿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txt/jgsd_100.asp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义译
---噶举白教陈建民瑜伽士译
敬礼大金刚密誓,顿然显自性清净,于大金刚心佛位,令我得坚固安住,
令我显真实自性,令我具最极胜乐,令我显广大自性,令我随贪之自性,
令我得一切成就,令我成一切事业,令我心具足大勇,令我起五智大用。
大善逝一切如来,金刚本体莫舍我,令我住金刚自性,具大密誓大勇心,
于法无生本体阿,起空乐大智慧吽,降伏一切魔仇呸。
![[转载]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油菜花開的季節>--馬常勝◆詩咒吟遊](http://s14.sinaimg.cn/middle/4c18ab04hc3857cc596ed&690)
om vajra-sato samaya manupalaya
vajra-sato day-nopa
day-ta dri-do mebawa
suto-kayo mebawa
supo-kayo mebawa
anu-rakto mebawa
sarwa siddam mepar-ya-tsa
sarwa karma sutsamay
chi-tum shereyang kuru hum
haha haha ho
bagawan sarwa tata-gato
vajra mame mun-tsa
vajra bawa maha-samaya-sato ah
嗡 班札拉萨埵 萨玛呀 玛奴巴拉呀
班杂拉萨埵 喋诺巴
地叉 则桌 美巴哇
速埵卡唷 美巴哇
速波卡唷 美巴哇
阿奴拉多 美巴哇
萨尔哇 悉地 美札呀擦
萨尔哇 嘎尔玛 速杂美
积当 希里呀 咕如 吽
哈哈 哈哈 霍
巴嘎问 萨尔哇 达他 嘎达
班杂 玛美 面杂
班札 巴哇
玛哈 萨玛呀 萨埵 阿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txt/jgsd_100.asp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义译
---噶举白教陈建民瑜伽士译
敬礼大金刚密誓,顿然显自性清净,于大金刚心佛位,令我得坚固安住,
令我显真实自性,令我具最极胜乐,令我显广大自性,令我随贪之自性,
令我得一切成就,令我成一切事业,令我心具足大勇,令我起五智大用。
大善逝一切如来,金刚本体莫舍我,令我住金刚自性,具大密誓大勇心,
于法无生本体阿,起空乐大智慧吽,降伏一切魔仇呸。
Wednesday, August 26, 2015
Tuesday, August 25, 2015
财宝天王心咒
财宝天王心咒
http://omahhum.yebi.com.tw/pisamen/func1.asp
财宝天王职掌人世间功德与福报之转化,散发人间财富,护持佛法,消除魔障之挑战,净化天人成就大光明境地,修持此法将可立得福报。财宝天王属四大天王之一,为帝释天之外臣,以能护持世间故,又称护世者,梵名毗沙门,译为[多闻],表其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居须弥山北,率月叉诸部。又依藏密中所述,财宝天王名[南通谢],乃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所化现,周边围绕八路财神为部属,协助财宝天王救渡众生,以满众生之愿。
凡曾受财宝天王法权顶者,若於本尊面前祈求,并精勤持诵其咒语,常行慈悲喜舍善行利乐一切众生,藉由本尊财宝天王及八路财神之大力加持,可事业顺利鸿图大展,求财满愿,速能相应。
多闻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 又称毗沙门天,北方的保护神,又兼司财之职,梵文称kuberd,意为施天,是掌管财宝富贵、护持佛法的善神。 为帝释天之外臣,以能护持世间故,又称护世者。财宝天王乃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所化现,故又名「南通谢」,周边围绕八路财神为部属,协助财宝天王普度众生,以满众生之愿。 依经典所记,在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财宝天王在佛前立下誓愿,愿护持佛法,并给予众生财富之资量,令其成就世间法。故以其外相虽显财宝天王之貌,但实质上仍是佛陀之所化现。
财宝天王身金黄色,一面二臂,头戴五佛宝冠,身穿黄金铠甲,佩诸种珍宝璎珞,右持宝幢,左手捧着口吐各种珍宝的宝鼠,以菩萨如意坐姿态,坐于伏地白狮子上,身上放射如十万旭日之光芒,财宝无尽之天库为其所有。在日本,由于还被当做战神。
毗沙门天王就是北方天王,密宗称之为财宝天王,多念天王名可得福,或者念财宝天王之咒语。可以得加持。 常行慈悲善行之一切众生,藉由财宝天王之大力加持,可事业顺利,鸿图大展,求财满愿,快速相应。同时若想消灾解厄、求取财富、增进福祉,只要诚心祈求毗沙门天王,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财宝天王心咒原文
嗡 贝夏哇那也 梭哈
咒语注解:
嗡:念om,是种子字,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功能
贝:事业顺利
夏哇:宏图大展
那也:求财满愿
梭哈:速能相应
咒语意思和作用:
事业顺利、宏图大展、求财满愿、速能相应
永嘉任波切关于财神法的开示:
如果过去世没有足够的福报,修财神法没有用,而如果有福报,也没有必要修财神法,那佛法中财神法的意义何在呢?恭请仁波切赐以开示。
任波切回答:我们以前有过无数的轮回,造的善业和恶业都是无数的,若说过去世有福报,现在就可以用,或者过去世无福报,现在就不能用,也不是这样简单的决定的。而且,即便以前你没有发财的福报,现在修财神法,也是属于在新造善业。当然修财神法所造的善业,可能在这一生感果,也可能到未来世才能感果。如果如你那么想,那就会影响现在新造善业的信心。修财神法可以新造这世感果的善业,也可为后世积累福报。
佛经里也介绍过这样一个故事: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很穷,佛给他传一个财神的修法,他的后半生就变得很富有。他因此后半生作了很多供养和布施。所以应抛弃你的这种想法,应认为修财神法是在造新的善业,这样就可以接受它的合理性继续修行下去。
佛教里认为没有业就不会有果。比如你作生意,现在你开一公司赚钱,当然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另开一公司赚钱。同样,你以前的善业也不需只靠他们,也可以新修财神法造新善业积累福德。这样想的时候就应能接受。比如你生病的时候,你说不用看医生了,业到了一定会死,业不到就死不了。又如肚子饿的时候,你说有业我就不用饿死,没业就找不到吃的,这样你就不再去找吃的了。这样作显然都是不对的。修财神也是同理。修财神法,赚很多钱是可能的,赚不到钱也是可能的。如同看病,你到很大很好的医院看病,也可能治不好。修财神法的善业如果这一世不成熟,也可能发不了财。但应该确信一定会后世积累福德。
修财神法也可以使你的事业变得顺利吉祥。有人会以为修财神会突然赚到好多钱,并不是这样。修财神是修福德,可以使你事业,作生意等都很顺利。人有福的时候,很多人会尊敬你,修财神有这种的作用。有福的人,其他人都会喜欢亲近,这个人就很吉祥顺利。
http://omahhum.yebi.com.tw/pisamen/func1.asp
财宝天王职掌人世间功德与福报之转化,散发人间财富,护持佛法,消除魔障之挑战,净化天人成就大光明境地,修持此法将可立得福报。财宝天王属四大天王之一,为帝释天之外臣,以能护持世间故,又称护世者,梵名毗沙门,译为[多闻],表其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居须弥山北,率月叉诸部。又依藏密中所述,财宝天王名[南通谢],乃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所化现,周边围绕八路财神为部属,协助财宝天王救渡众生,以满众生之愿。
凡曾受财宝天王法权顶者,若於本尊面前祈求,并精勤持诵其咒语,常行慈悲喜舍善行利乐一切众生,藉由本尊财宝天王及八路财神之大力加持,可事业顺利鸿图大展,求财满愿,速能相应。
多闻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 又称毗沙门天,北方的保护神,又兼司财之职,梵文称kuberd,意为施天,是掌管财宝富贵、护持佛法的善神。 为帝释天之外臣,以能护持世间故,又称护世者。财宝天王乃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所化现,故又名「南通谢」,周边围绕八路财神为部属,协助财宝天王普度众生,以满众生之愿。 依经典所记,在释迦牟尼佛住世之时,财宝天王在佛前立下誓愿,愿护持佛法,并给予众生财富之资量,令其成就世间法。故以其外相虽显财宝天王之貌,但实质上仍是佛陀之所化现。
财宝天王身金黄色,一面二臂,头戴五佛宝冠,身穿黄金铠甲,佩诸种珍宝璎珞,右持宝幢,左手捧着口吐各种珍宝的宝鼠,以菩萨如意坐姿态,坐于伏地白狮子上,身上放射如十万旭日之光芒,财宝无尽之天库为其所有。在日本,由于还被当做战神。
毗沙门天王就是北方天王,密宗称之为财宝天王,多念天王名可得福,或者念财宝天王之咒语。可以得加持。 常行慈悲善行之一切众生,藉由财宝天王之大力加持,可事业顺利,鸿图大展,求财满愿,快速相应。同时若想消灾解厄、求取财富、增进福祉,只要诚心祈求毗沙门天王,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财宝天王心咒原文
嗡 贝夏哇那也 梭哈
咒语注解:
嗡:念om,是种子字,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功能
贝:事业顺利
夏哇:宏图大展
那也:求财满愿
梭哈:速能相应
咒语意思和作用:
事业顺利、宏图大展、求财满愿、速能相应
永嘉任波切关于财神法的开示:
如果过去世没有足够的福报,修财神法没有用,而如果有福报,也没有必要修财神法,那佛法中财神法的意义何在呢?恭请仁波切赐以开示。
任波切回答:我们以前有过无数的轮回,造的善业和恶业都是无数的,若说过去世有福报,现在就可以用,或者过去世无福报,现在就不能用,也不是这样简单的决定的。而且,即便以前你没有发财的福报,现在修财神法,也是属于在新造善业。当然修财神法所造的善业,可能在这一生感果,也可能到未来世才能感果。如果如你那么想,那就会影响现在新造善业的信心。修财神法可以新造这世感果的善业,也可为后世积累福报。
佛经里也介绍过这样一个故事: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很穷,佛给他传一个财神的修法,他的后半生就变得很富有。他因此后半生作了很多供养和布施。所以应抛弃你的这种想法,应认为修财神法是在造新的善业,这样就可以接受它的合理性继续修行下去。
佛教里认为没有业就不会有果。比如你作生意,现在你开一公司赚钱,当然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另开一公司赚钱。同样,你以前的善业也不需只靠他们,也可以新修财神法造新善业积累福德。这样想的时候就应能接受。比如你生病的时候,你说不用看医生了,业到了一定会死,业不到就死不了。又如肚子饿的时候,你说有业我就不用饿死,没业就找不到吃的,这样你就不再去找吃的了。这样作显然都是不对的。修财神也是同理。修财神法,赚很多钱是可能的,赚不到钱也是可能的。如同看病,你到很大很好的医院看病,也可能治不好。修财神法的善业如果这一世不成熟,也可能发不了财。但应该确信一定会后世积累福德。
修财神法也可以使你的事业变得顺利吉祥。有人会以为修财神会突然赚到好多钱,并不是这样。修财神是修福德,可以使你事业,作生意等都很顺利。人有福的时候,很多人会尊敬你,修财神有这种的作用。有福的人,其他人都会喜欢亲近,这个人就很吉祥顺利。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