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也叫做三昧。含义是:止于一境。
那么,究竟止于哪一种境界中呢?
这有多种多样。例如:
止于本尊境界中的,叫做本尊三昧。
止于念佛境界中的,叫做念佛三昧。
止于法华境界中的,叫做法华三昧。
每一种三昧,分为多种不同的层次。
修行的越高深,三昧的境界,就越高端。
各种三昧,没有高低。而人的修行,却有高低。
读经、不读经的时候都没有妄想、杂念,这叫得三昧
所以知识分子喜欢读书,用读书作手段,作修定的手段,那就是读经。读经是修定,为什么?读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有杂念,有妄想你就念错了。所以心不在焉,你会念错。一个字没有念错,一句没有念漏掉,这就得专心。把心专在读经上,要读多少呢?不算多少,算时间,一天最好有十个小时。有十个小时的时间在读经。好!就是你每天有十个小时修定,这样长年下去,修个三年、五年得三昧了。三昧就是禅定,不读经心也不散乱了。读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杂念,不读经的时候也没有妄想杂念,这就叫得三昧。我们要是读《无量寿经》,这个读成功了,无量寿三昧;你要读《金刚经》,就金刚三昧;要读《华严经》,叫华严三昧。一定要有这个效果出来,就是读与不读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清净心、平等心现前,这叫得三昧。三昧成就之后还继续不断,功夫一直用下去,再用个一、二年,不定什么因缘,豁然开悟。开悟你学佛就算毕业了。为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得三昧是菩萨;往上升级,成佛了。虽然成佛,是刚刚成。功夫还不圆满,所以他会离开六道、离开十法界,他住在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在一起修行。一直到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他回归常寂光了,这就圆满了,真正圆满了。常寂光是《华严经》讲的,妙觉的果位。在等觉之上,真正是无上菩提,你就圆满了。
只要得三昧,无碍辩才就出来了。得三昧,得定不受外面环境干扰,心是清净的、平等的,不会受染污,不会被外头环境扰乱,他有这个本事。清净平等心生智慧,不生烦恼。这个心见色就明了,闻声就明了。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了,他见色闻声生智慧,不生烦恼。生的智慧,真正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没有人问他,他在定中;有人问他,向他请教,他从定中流出智慧来帮助人解答,一定契机,一定契理。
(术语)三谛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三昧。此法华三昧之名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三昧之异名。法华三昧者,天台之意,三谛圆融为一实,譬之权实不二之花(花实为实,花瓣为权法),摄一切法使归一实相也。嘉祥云于三一自在,长短无碍,谓之法华三昧。慈恩云:达于一乘之理也。文句记二曰:“实道所证一切名法华三昧。”法华文句记十曰:“此十六并法华三昧异名耳,随义说之。”大部辅注十曰:“法华者,慈恩云:达一乘理。今谓三谛圆融名法,譬喻奇特名华。”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于三一自在长短无碍,道法华三昧也。”佛祖统纪慧恩传曰:“将于身倚壁,豁然大悟法华三昧。自是之后,所闻之经,不疑自解。”同智顗传曰:“南岳叹曰: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又欲证得法华三昧别设道场读诵法华之行法,谓之行法华三昧。又曰修法华忏法。智者大师之法华三昧忏仪,荆溪之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各有一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