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
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看那秋風金谷,夜月烏江;
阿房宮冷,銅雀臺荒;
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
機關參透,萬慮皆忘。
誇甚麼龍樓鳳閣?說甚麼利鎖名韁?
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
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
逢時遇景,捨翠尋芳;
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傍;
或琴棋適興,或曲水流觴;
或說些善淫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
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
一任他人情反覆,世態炎涼,
優游延歲月,瀟灑度時光。
Friday, August 30, 2019
憨山大师 - 解悟与证悟的不同
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山穷水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
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其余渐修,所证者浅。
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于此一关,最要透过。
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山穷水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
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其余渐修,所证者浅。
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于此一关,最要透过。
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好了歌注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
今霄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
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
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
今霄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
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
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憨山大师 的 苦心教诲
诗摘四首
其一
青山不动自如如。朝暮云霞任卷舒。
纵有红尘深万丈。曾无一点到茅庐。
其二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其三
雪拥千峰独闭关。寒灯深夜照衰颜。
心灰已绝红尘梦。谁信人间有此间。
其四
白发愁不解,红尘路不通。
身居尘境里,心在万山中。
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以其至虚而应万有也。
文者心之章也。学者不达心体。强以陈言逗凑。是可为文乎。须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
求而不求。
随缘应物。一味平怀。
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
密于事者心疏。密于心者事达。故事愈密。心愈疏。心愈密。事愈达。心不洗者。无由密。是以圣人。贵洗心。退藏于密。
非道远人。人自远耳。
人谓之盗物者为盗。非盗也。吾谓之盗心者为盗。
诚能知人之可贵。则于一切虚浮杂染垢浊之事。自不敢留滞于胸中。以障本有之虚明。一复本明。则圣贤在我。
世之所谓孝者。将以功名博牲鼎养以娱亲也。举世父母所望于子者。欲其荣名显亲也。故以三牲五鼎之养为尽孝。殊不知养愈厚。苦益深。是累其亲非真孝也。
学道之士。不必向外别求悬妙。苟于日用一切境界。不被所瞒。从着衣吃饭处一眼看破。便是真实向上工夫。有志于道者。当从日用中做。
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圣人教人以安命。佛教人以随缘。其道一也。安命则一毫不必强为。随缘则一念不容妄想。故佛法教人。一以断妄想为本。妄想乃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
以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今苟妄消业断。则一性圆明。受用无边。得受用处。是为真福。是知福由己作者。政非智巧机诈可致耳。
佛制五戒。即儒之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但从佛口所说。言别而义同。
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入。古云。学道志当归一。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戒杀生可以延年寿。寡淫欲可以却疾病。息妄想可以明真心。断烦恼可以出苦趣。念佛可以生净土。宽仁可以治国家。忏悔可以灭罪障。慈悲可以养臣民。歌唱盈耳。不如念佛千声。嬉游终朝。不如静坐一日。
昔欧文忠公问一僧云。古人临生死之际。有谈笑脱去者。今何寂寥无有。僧云。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惊。此语正吾人学道之标的也。
人生一世。正报身命延促。依报家产资财。功名贫富贵贱。秋毫皆是前生修定。今生所受用者。不从外来。尽是自作自受耳。故曰。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世人自恃智能才技。可以致功名富贵。殊不知功名富贵。非才智可致。以吾前世修定。今世偶因才智会合而然。故得之而喜者。惑也。又吾固有之富贵功名。而为人之所破坏者。则疾怨其人。深恨其事。殊不知我之福量所包者止此。其破坏者。皆非我分之所宜有。亦或少欠彼人而失之。以为忧者则反怨天尤人。以致结冤而不解者。过也。是知孔圣之安命。即吾佛之因果。若知安命。则贫富得失。一切委之前定。皆我自造。则穷达寿夭。皆吾命之固然。若明信因果。则今生受用一切。皆我前世修成。原非他人之可与。亦非智力之可能。即有才智而致之者。亦是我分之固有也。如此。又何计较得失。而劳苦心虑。妄积恩怨于其间哉。若明智之士。的信因果报应。不必计其前之得失。但称今生现前所有。以种未来之福田。
由是证知。孔子。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天乘之圣也。故清净无欲。离人而入天。声闻缘觉。超人天之圣也。故高超三界。远越四生。弃人天而不入。菩萨。超二乘之圣也。出人天而入人天。故往来三界。救度四生。出真而入俗。佛则超圣凡之圣也。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异类分形。无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岂圣凡所能哉。
人天止观。浅深之不同。若孔子乃人乘止观也。老子乃天乘止观也。然虽三教止观。浅深不同。要其所治之病。俱以先破我执为第一步工夫。以其世人。尽以我之一字为病根。即智愚贤不肖。汲汲功名利禄之场。图为百世子孙之计。用尽机智。总之皆为一身之谋。如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皆为我故。老子亦曰。贵大患若身。以孔圣为名教宗主。故对中下学人。不敢轻言破我执。唯对颜子。则曰克己。其余但言正心诚意修身而已。
人以大巧。我用至拙。人巧以失。我拙以得。故善事道者。弃巧取拙。无不获。
恣口体。极耳目。与物钁铄。人谓之乐。何乐哉。苦莫大焉。隳形骸。泯心智。不与物伍。人谓之苦。何苦哉。乐莫至焉。是以乐苦者苦日深。苦乐者乐日化。故效道之人。去彼取此。
古人云。来时尽好。只恐去时不如来时。此非虚语。居士谛思。从前功名事业。与夫儿女计。皆是他家活计。如何是自家活计耶。若一念猛省至此。不觉失声。自然着急。
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故。一切烦恼众病以之而生。病生则苦必随之。自古及今无有一人不病是者。
即世而离世者。谓之至人。
其一
青山不动自如如。朝暮云霞任卷舒。
纵有红尘深万丈。曾无一点到茅庐。
其二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其三
雪拥千峰独闭关。寒灯深夜照衰颜。
心灰已绝红尘梦。谁信人间有此间。
其四
白发愁不解,红尘路不通。
身居尘境里,心在万山中。
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以其至虚而应万有也。
文者心之章也。学者不达心体。强以陈言逗凑。是可为文乎。须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
求而不求。
随缘应物。一味平怀。
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
密于事者心疏。密于心者事达。故事愈密。心愈疏。心愈密。事愈达。心不洗者。无由密。是以圣人。贵洗心。退藏于密。
非道远人。人自远耳。
人谓之盗物者为盗。非盗也。吾谓之盗心者为盗。
诚能知人之可贵。则于一切虚浮杂染垢浊之事。自不敢留滞于胸中。以障本有之虚明。一复本明。则圣贤在我。
世之所谓孝者。将以功名博牲鼎养以娱亲也。举世父母所望于子者。欲其荣名显亲也。故以三牲五鼎之养为尽孝。殊不知养愈厚。苦益深。是累其亲非真孝也。
学道之士。不必向外别求悬妙。苟于日用一切境界。不被所瞒。从着衣吃饭处一眼看破。便是真实向上工夫。有志于道者。当从日用中做。
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圣人教人以安命。佛教人以随缘。其道一也。安命则一毫不必强为。随缘则一念不容妄想。故佛法教人。一以断妄想为本。妄想乃贪瞋痴种种恶业之本也。
以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今苟妄消业断。则一性圆明。受用无边。得受用处。是为真福。是知福由己作者。政非智巧机诈可致耳。
佛制五戒。即儒之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但从佛口所说。言别而义同。
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入。古云。学道志当归一。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戒杀生可以延年寿。寡淫欲可以却疾病。息妄想可以明真心。断烦恼可以出苦趣。念佛可以生净土。宽仁可以治国家。忏悔可以灭罪障。慈悲可以养臣民。歌唱盈耳。不如念佛千声。嬉游终朝。不如静坐一日。
昔欧文忠公问一僧云。古人临生死之际。有谈笑脱去者。今何寂寥无有。僧云。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惊。此语正吾人学道之标的也。
人生一世。正报身命延促。依报家产资财。功名贫富贵贱。秋毫皆是前生修定。今生所受用者。不从外来。尽是自作自受耳。故曰。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世人自恃智能才技。可以致功名富贵。殊不知功名富贵。非才智可致。以吾前世修定。今世偶因才智会合而然。故得之而喜者。惑也。又吾固有之富贵功名。而为人之所破坏者。则疾怨其人。深恨其事。殊不知我之福量所包者止此。其破坏者。皆非我分之所宜有。亦或少欠彼人而失之。以为忧者则反怨天尤人。以致结冤而不解者。过也。是知孔圣之安命。即吾佛之因果。若知安命。则贫富得失。一切委之前定。皆我自造。则穷达寿夭。皆吾命之固然。若明信因果。则今生受用一切。皆我前世修成。原非他人之可与。亦非智力之可能。即有才智而致之者。亦是我分之固有也。如此。又何计较得失。而劳苦心虑。妄积恩怨于其间哉。若明智之士。的信因果报应。不必计其前之得失。但称今生现前所有。以种未来之福田。
由是证知。孔子。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天乘之圣也。故清净无欲。离人而入天。声闻缘觉。超人天之圣也。故高超三界。远越四生。弃人天而不入。菩萨。超二乘之圣也。出人天而入人天。故往来三界。救度四生。出真而入俗。佛则超圣凡之圣也。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异类分形。无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岂圣凡所能哉。
人天止观。浅深之不同。若孔子乃人乘止观也。老子乃天乘止观也。然虽三教止观。浅深不同。要其所治之病。俱以先破我执为第一步工夫。以其世人。尽以我之一字为病根。即智愚贤不肖。汲汲功名利禄之场。图为百世子孙之计。用尽机智。总之皆为一身之谋。如佛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皆为我故。老子亦曰。贵大患若身。以孔圣为名教宗主。故对中下学人。不敢轻言破我执。唯对颜子。则曰克己。其余但言正心诚意修身而已。
人以大巧。我用至拙。人巧以失。我拙以得。故善事道者。弃巧取拙。无不获。
恣口体。极耳目。与物钁铄。人谓之乐。何乐哉。苦莫大焉。隳形骸。泯心智。不与物伍。人谓之苦。何苦哉。乐莫至焉。是以乐苦者苦日深。苦乐者乐日化。故效道之人。去彼取此。
古人云。来时尽好。只恐去时不如来时。此非虚语。居士谛思。从前功名事业。与夫儿女计。皆是他家活计。如何是自家活计耶。若一念猛省至此。不觉失声。自然着急。
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故。一切烦恼众病以之而生。病生则苦必随之。自古及今无有一人不病是者。
即世而离世者。谓之至人。
憨山大师 《费闲歌》
憨山大师 《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
世事尘劳常挂碍 ,深山静坐也徒然 。
出家容易守戒难 ,信愿全无总是闲 。
净戒不持空费力 ,纵然落发也徒然 。
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 。
自作聪明空费力 ,盲修瞎炼也徒然 。
染尘容易出尘难 ,不断尘劳总是闲 。
情性攀缘空费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
听闻容易实心难 ,侮慢师尊总是闲 。
自大贡高空费力 ,聪明盖世也徒然 。
学道容易悟道难 ,不下功夫总是闲 。
能信不行空费力 ,空空论说也徒然 。
闭关容易守关难 ,不肯修行总是闲 。
身在关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
念佛容易信心难 ,心口不一总是闲 。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嗑破也徒然 。
诵经容易解经难 ,口诵不解总是闲 。
能解不依空费力 ,日诵万卷也徒然 。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
世事尘劳常挂碍 ,深山静坐也徒然 。
出家容易守戒难 ,信愿全无总是闲 。
净戒不持空费力 ,纵然落发也徒然 。
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 。
自作聪明空费力 ,盲修瞎炼也徒然 。
染尘容易出尘难 ,不断尘劳总是闲 。
情性攀缘空费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
听闻容易实心难 ,侮慢师尊总是闲 。
自大贡高空费力 ,聪明盖世也徒然 。
学道容易悟道难 ,不下功夫总是闲 。
能信不行空费力 ,空空论说也徒然 。
闭关容易守关难 ,不肯修行总是闲 。
身在关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
念佛容易信心难 ,心口不一总是闲 。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嗑破也徒然 。
诵经容易解经难 ,口诵不解总是闲 。
能解不依空费力 ,日诵万卷也徒然 。
憨山大师 《醒世歌》
憨山大师 《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从来强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纵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坠地狱,公平正直进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同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从来强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纵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坠地狱,公平正直进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同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憨山大师 《观心铭》
憨山大师 《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便。总归一窍。
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
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觉恍惚。
急处回光。著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觉。觉即照破。境来便扫。扫即放过。
善恶之境。随心转变。凡圣之形。应念而现。
持咒观心。如磨镜药。尘垢若除。此亦不著。
广大神通。自心全具。净土天宫。逍遥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热处若生。生处自熟。
二六时中。头头尽妙。触处不迷。是名心要。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便。总归一窍。
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
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觉恍惚。
急处回光。著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觉。觉即照破。境来便扫。扫即放过。
善恶之境。随心转变。凡圣之形。应念而现。
持咒观心。如磨镜药。尘垢若除。此亦不著。
广大神通。自心全具。净土天宫。逍遥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热处若生。生处自熟。
二六时中。头头尽妙。触处不迷。是名心要。
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和县(安徽)人。
明中叶,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个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名僧辈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国重新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云栖(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此后,憨山云游各地,名声也越来越大,万历元年(1573),他来到五台山,喜爱五台山的憨山神奇秀丽,便以此为号。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经》十五部送给天下名山寺庙,太后将其中一部送给正在东海牢山(青岛崂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请憨山主持。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庙宇获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他在广东继续弘扬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为当时人们所赞同。憨山在粤五年,竟名满大江南北。
作品《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其门徒还汇篇了《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 。
憨山大师 警言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
如镜中像。如水中月。
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
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
都是变幻不实的事。
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
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
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
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
然悟有解证之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
解悟也。多落知见。
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
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
触途成滞。多作障碍。
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
憨山大师,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和县(安徽)人。
明中叶,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个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名僧辈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国重新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云栖(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此后,憨山云游各地,名声也越来越大,万历元年(1573),他来到五台山,喜爱五台山的憨山神奇秀丽,便以此为号。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经》十五部送给天下名山寺庙,太后将其中一部送给正在东海牢山(青岛崂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请憨山主持。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庙宇获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他在广东继续弘扬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为当时人们所赞同。憨山在粤五年,竟名满大江南北。
作品《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其门徒还汇篇了《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 。
憨山大师 警言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
如镜中像。如水中月。
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
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
都是变幻不实的事。
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
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
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
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
然悟有解证之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
解悟也。多落知见。
于一切境缘。多不得力。
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
触途成滞。多作障碍。
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
如何证果 - 观察二十个我
观察二十个我
法增比丘讲
二十个“我”
在《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那本小书里27页,五蕴和名色法。我们在开始修行一直到最后证阿罗汉果解脱的时候,我们一直是在辨别,辨清五蕴,一直在辨清这五个东西,一直要找到它,然后就对付它,这就是修行人要做的工作。如果你迷迷糊糊,在平常的时候,你迷迷糊糊,一下子你的心就被它控制住,你就不知道是五蕴,你就把它当成是我,那个我就生起来了,我就以刚才我们下午吃饭之后的事情我来解释让你们知道,我们怎么样很快地被我们所接触的境界迷惑?我们还没开始吃饭的时候,不是都在忙吗?每个来来去去,菜又端过来,有个胖胖的女众就拿名单给知客,我静静地坐在那边看一切发生的事情,她就说:今天是这些人的名单,知客就说:今天不念了,每天都是同样的人,讲完就静静,我也没有讲什么东西。你看当你面对这个境的时候,你一分别,今天又再唸,如果要念的话,又是同样的名单,意思说要花很多的时间,要念这些,在这一刻心很快,只是一刹那这个‘我’就生起来,那个‘我’一生起,里面就有‘二十个我’。
二十个我
身体是我,身体属于我,我在身体里面,身体在我里面;
受是我,受是属于我,我在受里面,受在我里面;
想是我,想属于我,我在想里面,想在我里面;
行是我,行属于我,我在行里面,行在我里面;
识是我,识属于我,我在识里面,识在我里面。
一下子二十个我就出来了。这个时候你就忘记五蕴了,你就忘记名色法了。
后来某甲就说:还要再唸经啊?你这样讲就是把唸经当成是苦事情,那个苦的事情就是‘我’受苦,那个‘我’一受苦的念头起来的话,那就很强,二十个‘我’马上打强心剂,全部打进去,那个‘我’强大起来。某乙也在表情,他们三个在一起的,这个时候你就忘记五蕴了,你也忘记了名色法。这个时候就是你对付‘我’的时候了,你不对付那个我,你让那个‘我’继续做‘你’要做的事,追求你喜欢的。刚才我不是讲了吗?佛陀说,我们要远离我们喜欢的,我们要靠近我们不喜欢的,就是这两个原则。如果你记住这两个原则:我们要远离我们喜欢的,我们要靠近我们不喜欢的,你就是一直在对付那个‘我’,那‘二十个我’。
前五个“我”是初果破的,把五蕴是“我”靠修32身分与四界差别观破掉。接下来的五个“我的”是二果三果破的,把五蕴是“我的”靠修不净观、慈心禅破掉。最后的十个“我在五蕴中,五蕴在我中”是四果破的,把五蕴是“我”靠随观我慢断掉。
每一件事都是这样发生的,不管你躺在床上敲钟不起来,继续睡,或者你起来了,你跑去经行,我一出来看见一个在经行,整个院子楼下全部是空空的,没有半个人,大部分在床上,那个‘我’控制得很强,‘我’要继续睡,后来再过几秒钟,这个出来,一个女的跑出来,后来她的房间又有一个出来。所以你看,那个‘我’一直在控制着你,结果你的修行就一直在退步,因为你没有对付那个‘我’,你那个‘我’控制住你,一直认为‘我’是怎么样,同样你在修行也是这样的。他一直有个‘我’,‘我’要修定,‘我’要修定,那个‘我’越来越强,你是永远得不到定的,你明白吗?同样的,你也是,那个重庆的,她是最勤劳的一个,如果你一直有个‘我’在经行的话,你就不会得到定,我是跟你们说实话,你的心是怎么样去经行,那个很重要,你一定要处理好那个心,你如果一直以有一个‘我’的出发点去修行的话,你一定不会得到定,因为你不会放松,你非常紧绷绷的,你一直紧绷绷的,那个‘我’一直在那边存在着,它不会消失,我不会消失的话,你不会看见身体的真相,你不会看见这个身体是骨架,外面包着皮,里面挂着内脏,你就会越慢看见它,因为你一直被‘我’障碍住嘛,你明白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的眼睛看每一个犯什么错误,我马上知道,你们来这里是修行,你的修行就是要对付那个‘我’,就是因为‘我’的关系,我们看不到五蕴,我们看不到名色法,我们一直认为有个‘我’,‘我’在修,‘我’要做什么,等等等等。包括她们这个房间里面的四个女的,女生就是漫无目的地走进走出,一样的道理,你走出去的时候心中那个念不清楚,结果你就漫无目的,在那边转一圈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又回来了,这个表示是愚痴,心里面的愚痴。
如果你心中有目的,好,现在我醒来了,我去泡一杯茶,你就走到泡茶那边,按一下烧开水,然后你去找最好吃的茶叶,这是什么心在作怪?那个‘贪’的心一直推动着你向那边去做,是你里面‘贪’的心一直推动,推动到你从床上爬起来,然后跑到那边烧开水,找茶叶,倒茶,但你不知道你的心被‘贪’控制住,那个‘我’产生的那个‘贪’,那个‘贪’在控制着你,你不知道的。
前面他们几个是什么心在作怪?‘瞋’的心在作怪,就是因为那个心模糊掉,不清楚了,所以就生起‘我’,那个里面的那个‘念’,那个‘想’,讲那个话的那个表情以及念,讲那个话的行为就是‘瞋’在推动。所以今天我坐着不出声,我也不发作,我也不说,然后吃到一半我说:你们坐在那边吃,等一下我会给你们念经,她们几个女的很高兴,看着我笑笑,是什么心?‘贪心’,她要功德嘛。我要功德,我要把功德给我的亲人,又是‘我’在作怪。
所以你想想,我们的心要在哪里,怎么样修行,我已经分析得清清楚楚了,你的工作是一直要对付它,你什么时候你的心不够细,你的心没有看到它,结果你就被它蒙蔽住了,结果你的心不够清,不够定力,结果你的心就被蒙蔽住,结果你就不知不觉地被那个‘我’控制住,然后你就跟随着起了贪瞋痴心,你就在造业。这边我已经分析完贪心、瞋心和痴心,这就是在刚才发生的时候的心,你们就是要对付它,他那个‘我’很快的就生起的,如果你不去对付它,去辨别它的话,你就被它牵着鼻子走,被你的贪瞋痴牵着鼻子走,然后你就造业,你造业的话你又不知道,因为你的心不够细。
不管你们是证还是没证,就算你没证,你就是奴隶,一直在注意,注意把心放慢,用心修行,用心注意自己,观察它。如果有问题,你跑来问我,给你解释,好了,假设你证,也是一样的,也是迷迷糊糊的,因为你一愚痴起来,你会执着于‘身体是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识是我’,一下子二十个我就生起来,结果你就是在造业,你又忘记了,又被贪和瞋控制住。证的人就一直对付贪和瞋,而贪和瞋随时随地出现的,你的心就是要非常安静,一直在观察它,一直在觉知、觉知、觉知,你要随时随地觉知它,你不觉知它的话,那你就不是来修行,你就是要花精神做。
有没有问题大家?好了,现在继续佛陀所讲的两句话,你喜欢的不要靠近它,你不喜欢的你要亲近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对付那个‘我’,你喜欢的靠近它就是纵容贪,那个‘我’不是生起来了?你不喜欢的你要靠近它,因为你讨厌它,不要嘛,所以你好好靠近它,偏偏要去做,你不想念经,那就拼命要去念,念是对付那个‘我’,对付‘我’你就一直在观察,刚才那个‘我’怎么这样强?现在‘我’乖乖地调伏它,‘我’乖乖地念经,好好地念经,念完给他们,结果那个‘我’就消失掉,你在念的过程中那个‘我’不见了,你越念越有精神。你不要被厌烦心,任何心来控制住你,你要控制自己任何生起的心,你控制住它的时候用这两个原则:“喜欢的不要去靠近它,不喜欢的你要靠近它。”这样你就一直在对付那个‘我’,那个‘我’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天天就会越来越小,就不会这么大,它不会完全消失的,除非你证了四果,它才会完全消失,不然那个‘我’一直会生起的,在不知不觉中一生起,你的修行就不会进步了,所以你想想,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经行也不是,不经行也不是,到底要怎么做?就是那个心要觉知嘛,你的心如果随时随地觉知的话,你一直在对付你心中所起的‘我’,也就是一直在对付烦恼,但是还是要努力去经行,努力地坐,坐之前先检讨一下你那个心,照顾好你那个心,不要以太强的‘我’去静坐,也不要以太强的‘我’去经行,当作若无其事,时间到我去经行,时间到我去静坐。若是没有时间坐,你就静静地坐在那边,不要去睡,也可以,不要说话,你越是说话,那个‘我’越强,为什么?那个‘想’一直在控制着你,你才会一直说话,你的说话就是那个‘想’一直在控制着你,‘想是我’,‘想是属于我’,‘我在想里面’,‘想在我里面’。如果你一直在说话,你那个‘想’就一直控制着你,‘识’也是在控制着你,识是最严重的,一直控制住你的话,你就一直在造业。
《杂阿含109经》解释二十个“我”
杂阿含109经的二十个我
色
|
受
|
想
|
行
|
识
|
色是我
|
受是我
|
想是我
|
行是我
|
识是我
|
色是我所有
|
受是我所有
|
想是我所有
|
行是我所有
|
识是我所有
|
色在受想行识中
|
受在色想行识中
|
想在色受行识中
|
行在色受想识中
|
识在色受想行中
|
受想行识在色中
|
色想行识在受中
|
色受行识在想中
|
色受想识在行中
|
色受想行在识中
|
法增比丘图表
在《杂阿含109经》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是我,异我,我在受,受在我。想是我,异我,我在想,想在我。行是我,异我,我在行,行在我。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1)云何见色是我?得地(地遍定)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愚痴无闻凡夫把内色外色一一都当做我。)
(2)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我所有)。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 。(把受、想、行、识当做我,色是我所有。)
(3)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色在受、想、行、识中。)
(4)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受、想、行、识在色中。)
(5)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见是我,我是受,是名受即是我。(把六受身当做我。)
(6)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想、行、识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 。(把色、想、行、识当做我,受是我所有。)
(7)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受在色、想、行、识中。)
(8)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 。(色、想、行、识在受中。)
(9)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是名想即是我。(把六想身当做我。)
(10)云何见想异我?谓见色是我,想是我所。识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 。(把色、受、行、识当做我,想是我所有。)
(11)云何见我中想?谓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识是我,想在中住。(想在色、受、行、识中。)
(12)云何见想中我?谓色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想中我 。(色、受、行、识在想中。)
(13)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把六思身当做我。)
(14)云何见行异我?谓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 。(把色、受、想、识当做我,行是我所有。)
(15)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行在色、受、想、识中。)
(16)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 。(色、受、想、识在行中。)
(17)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把六识身当做我。)
(18)云何见识异我?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 。(把色、受、想、行当做我,识是我所有。)
(19)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识在色、受、想、行中。)
(20)云何识中我?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 。(色、受、想、行在识中。)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具诸道品,修行满足,永离诸恶,非不消炀,非不寂灭,灭而不起,减而不增,断而不生,不生,不取,不着,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舍利弗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受诸漏,心得解脱。」
愚痴无闻凡夫把内色外色一一都当做我;把受、想、行、识当做我,色是我所有;认为色在受、想、行、识中;受、想、行、识在色中。把六受身当做我;把色、想、行、识当做我,受是我所有;认为受在色、想、行、识中;色、想、行、识在受中。把六想身当做我;把色、受、行、识当做我,想是我所有;认为想在色、受、行、识中;色、受、行、识在想中。把六思身当做我;把色、受、想、识当做我,行是我所有;认为行在色、受、想、识中;色、受、想、识在行中。把六识身当做我;把色、受、想、行当做我,识是我所有;认为识在色、受、想、行中;色、受、想、行在识中。结果起了种种的“我慢”,障碍了见到真相。
《差摩经》里差摩比丘的“我慢”
在《差摩经》(SN22.89)差摩比丘说,虽然他从五受蕴中观察非我、非我所,但经验上还是觉得有“我”。因此长老教他再观。
(差摩比丘:)「学友们!我不说色是我,不说受、想、行、识是我,不说离色、受、想、行、识有我。但我还觉得整体五受阴有我,不过,我不会说这五受阴是我所拥有的。
学友们!譬如有香味的花,说这棵花的根就是花香,或说离开花的根能有花香;或说茎、叶、花瓣、花蕊是花香,或说离开茎、叶、花瓣、花蕊能有花香,这样说对吗?」
(长老:)「都不对。」
(差摩比丘:)「那怎样说才正确?」
(长老:)「应该说有整棵花,才能有花香才对。」
(差摩比丘:)「学友们!所以,我不说色是我,不说离色有我,不说受、想、行、识有我,不说离受、想、行、识有我。
学友们!但我还觉得整体五受阴有我,这是对自我感的傲慢、自我感的欲求、受自我感的驱使等深邃处还未能彻底地觉察、断除、出离的缘故。
(长老:)学友们!这就像洗衣服,虽然脏衣服用清洁剂洗干净了,但却还残留有清洁剂的味道,所以还要用芳香剂熏香,以断除清洁剂不好的味道。
多听闻圣者正法的学习者也一样,能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但对五受阴的我慢、我欲、我使还未能彻底地觉察、断除、出离的人,尚须继续努力修学,洞察五受阴的生灭,如实地认清:这是色,这是色生成的关键因缘,这是色的灭除;受、想、行、识也一样。能够这样修学,日后就能将我慢、我欲、我使彻底地觉察、断除、出离了。」
问答题:
问:我刚才在打坐的时候,有一只苍蝇在我脸上飞来飞去。我就开始观照,苍蝇在我左脸,我就感觉这是触,就造成我一种难受的感觉。
答:那个难受就是‘我’了,那个难受的感觉就是‘受是我’,‘受是属于我’,‘我在受里面’,‘受在我的里面’。你忍住的时候你要看那个‘我’,你要检讨那个‘我’,那个受是怎么样,如果你检讨那个触的那个受的时候,你会发现是六入缘触,触缘受,‘我’就不见了。如果你当下应用法的话,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那个‘我’就消失掉。你一烦就是瞋恨心,那就是‘想是我’,‘想属于我’,‘我在想里面’,‘想在我里面’,结果还有‘识’,又产生‘行’,又产生‘受’,又产生‘想’,又执着‘身体是我’,五个蕴‘二十个我’马上就出来了。苍蝇只是飞两圈,两三秒,那个‘我’就很强地跑出来了。你要应用佛陀讲的两句话:“你不喜欢的不要逃掉,你就靠着它看怎么样,你就在那边修了,苍蝇对你来讲是不喜欢的嘛,你就在那边修,你就忍住它。不会修的人是修忍,会修的人在那边静静观察,觉知,觉知,看那个‘我’是怎么样生起,来对付那个‘我’。
如果你懂得用方法对付‘我’,任何时候一直在对付‘我’,一直对付到你走的那一天为止,等到你最后一口吸进去,最后呼不出来,你清清楚楚,又把那个‘我’放下的话,你就是阿罗汉。如果你平常练习的好的话,你不在还没死之前证,你可以在死时证,那是比较差一点,如果你是厉害的,你在活着的时候就证了。把这‘二十个我’解决了,就是阿罗汉。你把身体的四个我解决,就是初果圣人。但是这个初果圣人不稳,执着的话,那个我又把他抓起来了,‘身体是我’又抓起来了,一直要对付的,所以二果要对付贪和瞋,三果还是对付贪和瞋。三果之前,他在修道的过程中一直在对付贪和瞋的,等到得到三果的时候,才真正把贪瞋结束,三果圣人欲界的贪瞋就结束了,因此三果圣人不会有淫欲,他不会贪吃,不会贪睡,也不会贪钱,他什么都不要,他的心中一直向着涅槃的,三果圣人是这样的。向着三果就不一样,向着三果还在对付贪瞋。果位证了不会退的,你是断除了烦恼,你的烦恼通过修习,你把烦恼彻底解决的话,它怎么可能还会生出来?佛陀就说:就好像外面有棵树,棕榈树,你把它的树根都切断了,你再把它种到另外地方,它还会不会生根?不可能生根的,再也不会活出来了。
萨度!萨度!萨度!
Thursday, August 29, 2019
从《童蒙止观》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
从《童蒙止观》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
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1103/0316033573499.html
关键词:止观前行正修觉魔三止三观
作者简介:释悟源,闽南佛学院讲师,主讲如来藏系经论。
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1103/0316033573499.html
内容提要:《童蒙止观》又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天台智者大师述说的一部指导禅修实践方法的小止观要典。全部止观包括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旨在阐明止观下手工夫,为天台宗初心人修证入道最为切要之法门。此书虽是对初机而说的佛法实修方法,然则止观法门实为十方诸佛、历代诸祖修习坐禅之法要,含摄一切禅法,包罗三藏十二部经典,对于佛教四众弟子明了禅修体验、依闻起思修、实证佛法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止观前行正修觉魔三止三观
作者简介:释悟源,闽南佛学院讲师,主讲如来藏系经论。
天台宗是最早成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学修主要有教与观,《童蒙止观》是智者大师为彼在俗长兄陈缄所述说的经论,是一部指导禅修实践方法的要典,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浅深不定、能大能小的修习止观的坐禅方法。此书以实相为体,正坐为相,觉魔为用。阐明止观下手工夫,为天台宗初心人修证入道最为切要之法门。告诉初学者在修禅定之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在正修时,应该如何收摄心念,应该如何调理身体;让初机人于坐中修习止观,如坐中得益后,再历缘对境修习。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怎样的身心反应状况,如有的会发起善根,有的却显露魔事境,有的却显发禅病,应该如何一一地加以对治、调养、觉魔、治病以及要修证到何种程度时,才可称为证悟等有关修证内容。所以,修习止观法门,有助于学人加深对天台宗教观思想体系的认识,明了禅修体验和次第,如理思维,依闻起修,解行并重,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格。
一、止观修习所应
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童蒙止观》全文共分为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前五章讲述修习止观所应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方便。一是须内具五缘,方能进修。五缘乃是:第一持戒清净,第二衣食具足,第三闲居静处,第四息诸缘务,第五近善知识。二是须外诃五欲,方能清净。即诃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三是弃五盖,摒弃心念中贪欲、恚、睡眠、掉悔、疑之五盖,内外诸障俱除。四是调和五事,所谓饮食不饥不饱、睡眠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沉不浮。身心调停,则能进行五法。五法是行欲、念、进、慧、一心此五种善巧方便,资助正修。具足如是二十五法,身心内外清净,一切烦障不起,便可从此一心正修止观。
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童蒙止观》全文共分为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前五章讲述修习止观所应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方便。一是须内具五缘,方能进修。五缘乃是:第一持戒清净,第二衣食具足,第三闲居静处,第四息诸缘务,第五近善知识。二是须外诃五欲,方能清净。即诃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三是弃五盖,摒弃心念中贪欲、恚、睡眠、掉悔、疑之五盖,内外诸障俱除。四是调和五事,所谓饮食不饥不饱、睡眠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沉不浮。身心调停,则能进行五法。五法是行欲、念、进、慧、一心此五种善巧方便,资助正修。具足如是二十五法,身心内外清净,一切烦障不起,便可从此一心正修止观。
(一)持戒清净是一切止观行法之基础
戒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严持戒律才能安心修道,摄心不犯。持戒能发生正定,如果戒不清净导致身心不安,如何能安定来修禅定。不持戒或是持禁取禁戒所产生的定都是邪定。故说若持戒不清净,禅定无由发生。所谓戒净则定生,定生则慧发,慧发才能灭烦恼生死一切诸苦。持戒有上中下三品不同:
1、上品持戒人:清净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修行止观,必证佛法。上品持戒清净之人,不作诸恶,于自身口意三门,任一小过失都不会犯,如清净洁白的白布,易受染色。白色为众色之本,以易受染污来说明上品持戒之人,易修止观成就。
2、中品持戒人:即是指犯轻罪者。对于佛教的重戒无犯,而于轻戒多所损毁(轻戒即指尼萨耆、波逸提等),但此等人有上进心,想修习止观了脱生死,只要知过能改,从此发露忏悔,永不复作,则能成就。忏即忏其前愆,悔则悔其后过,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故以志诚恳切忏悔。若能忏悔,即生定慧。如衣有垢腻,若能浣濯洗净,染色亦可得成色。衣如戒体,垢腻如犯戒,浣洗如忏悔。
3、下品持戒人:若人受得戒已,于一切戒品不能坚心护持,无论轻重戒相,多所毁犯。若依小乘教门,则无忏除重罪之法,所谓“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若依大乘教法则不然,亦可有忏除重罪之方法。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洗净,犹可染著。破而能补,垢而能洗,破坏者补成完美,垢腻者浣洗清净,故云犹可染著。
对以上轻重戒有损坏的行者定要诚心忏悔,悔过而自新,如何忏罪?须具十法助成其忏:(1)明信因果;(2)生重怖畏;(3)深起惭愧;(4)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5)发露先罪;(6)断相续心;(7)起护法心;(8)发大誓愿度脱众生;(9)常念十方诸佛;(10)观罪性无生。
通过忏悔后,如何知罪障消除呢?有五种知重罪灭相:(1)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2)睹诸灵瑞异相;(3)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得诸禅境界;(4)自觉善心开发;(5)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
戒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严持戒律才能安心修道,摄心不犯。持戒能发生正定,如果戒不清净导致身心不安,如何能安定来修禅定。不持戒或是持禁取禁戒所产生的定都是邪定。故说若持戒不清净,禅定无由发生。所谓戒净则定生,定生则慧发,慧发才能灭烦恼生死一切诸苦。持戒有上中下三品不同:
1、上品持戒人:清净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修行止观,必证佛法。上品持戒清净之人,不作诸恶,于自身口意三门,任一小过失都不会犯,如清净洁白的白布,易受染色。白色为众色之本,以易受染污来说明上品持戒之人,易修止观成就。
2、中品持戒人:即是指犯轻罪者。对于佛教的重戒无犯,而于轻戒多所损毁(轻戒即指尼萨耆、波逸提等),但此等人有上进心,想修习止观了脱生死,只要知过能改,从此发露忏悔,永不复作,则能成就。忏即忏其前愆,悔则悔其后过,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故以志诚恳切忏悔。若能忏悔,即生定慧。如衣有垢腻,若能浣濯洗净,染色亦可得成色。衣如戒体,垢腻如犯戒,浣洗如忏悔。
3、下品持戒人:若人受得戒已,于一切戒品不能坚心护持,无论轻重戒相,多所毁犯。若依小乘教门,则无忏除重罪之法,所谓“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若依大乘教法则不然,亦可有忏除重罪之方法。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洗净,犹可染著。破而能补,垢而能洗,破坏者补成完美,垢腻者浣洗清净,故云犹可染著。
对以上轻重戒有损坏的行者定要诚心忏悔,悔过而自新,如何忏罪?须具十法助成其忏:(1)明信因果;(2)生重怖畏;(3)深起惭愧;(4)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5)发露先罪;(6)断相续心;(7)起护法心;(8)发大誓愿度脱众生;(9)常念十方诸佛;(10)观罪性无生。
通过忏悔后,如何知罪障消除呢?有五种知重罪灭相:(1)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2)睹诸灵瑞异相;(3)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得诸禅境界;(4)自觉善心开发;(5)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
(二)衣食和住处等的选择
1、衣食具足
衣食乃助道之资粮,若衣食不具足,则身心不安,何以能修行办道。所谓“身安则道隆”,又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是知衣食为修行之助道。主要有三种衣法与四种食法。
三种衣法:(1)上品衣法: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如释迦牟尼佛雪山苦行,因堪忍成就;(2)中品衣法:如迦叶尊者,只有蓄粪扫三衣;(3)下品衣法:蓄百一等物,不过须要说净。
四种食法:(1)深山绝世,草果随时;(2)常行头陀行,受乞食法,能破四种雅命,即破下品食、仰口食、维口食、方口食等;(3)阿兰若处,檀越受食;(4)于僧中洁净食。
2、闲居静处
修习止观必要选择静处,合适的处所共有三处:(1)深山绝人之处;(2)头陀行阿兰若处;(3)远离白衣住处。
3、息诸缘务
专心修习止观必须放下一切缘务,主要是息四种缘务:(1)息治生缘务;(2)息人间缘务;(3)息工巧治生缘务;(4)息学问缘务。
1、衣食具足
衣食乃助道之资粮,若衣食不具足,则身心不安,何以能修行办道。所谓“身安则道隆”,又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是知衣食为修行之助道。主要有三种衣法与四种食法。
三种衣法:(1)上品衣法: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如释迦牟尼佛雪山苦行,因堪忍成就;(2)中品衣法:如迦叶尊者,只有蓄粪扫三衣;(3)下品衣法:蓄百一等物,不过须要说净。
四种食法:(1)深山绝世,草果随时;(2)常行头陀行,受乞食法,能破四种雅命,即破下品食、仰口食、维口食、方口食等;(3)阿兰若处,檀越受食;(4)于僧中洁净食。
2、闲居静处
修习止观必要选择静处,合适的处所共有三处:(1)深山绝人之处;(2)头陀行阿兰若处;(3)远离白衣住处。
3、息诸缘务
专心修习止观必须放下一切缘务,主要是息四种缘务:(1)息治生缘务;(2)息人间缘务;(3)息工巧治生缘务;(4)息学问缘务。
(三)善知识对修习止观的重要性
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励,外护知识以资养;三者具备,方能成就其功,故称善知识。因此,修习止观要亲近三种善知识。1、外护善知识:物质给予供奉,精神上给予鼓励,使行者得以安心修道;2、同行善知识:一同修止观,互相切磋劝勉,不相扰乱;3、教授善知识:以善巧方便,教之调伏内外身心禅定法门,开示教导,使修行者得大利益。此中以教授善知识最为重要。教授师须具足十种条件:(1)守护戒律;(2)证得禅定;(3)具足观察世出世间法智慧;(4)以无漏智通达无我之理;(5)修学要超过弟子;(6)广学多闻,精通教理;(7)善说法要,能巧妙引导所化的人;(8)具足悲悯,纯粹以利他的动机而开显佛法;(9)精进,为利他而精进勇猛;(10)断疲厌,长时反复宣说佛法而不生疲劳厌倦,能忍宣说难行之苦。
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励,外护知识以资养;三者具备,方能成就其功,故称善知识。因此,修习止观要亲近三种善知识。1、外护善知识:物质给予供奉,精神上给予鼓励,使行者得以安心修道;2、同行善知识:一同修止观,互相切磋劝勉,不相扰乱;3、教授善知识:以善巧方便,教之调伏内外身心禅定法门,开示教导,使修行者得大利益。此中以教授善知识最为重要。教授师须具足十种条件:(1)守护戒律;(2)证得禅定;(3)具足观察世出世间法智慧;(4)以无漏智通达无我之理;(5)修学要超过弟子;(6)广学多闻,精通教理;(7)善说法要,能巧妙引导所化的人;(8)具足悲悯,纯粹以利他的动机而开显佛法;(9)精进,为利他而精进勇猛;(10)断疲厌,长时反复宣说佛法而不生疲劳厌倦,能忍宣说难行之苦。
(四)抛弃十种不利于止观修习的心态
1、呵斥色、声、香、味、触之五欲
所言呵五欲者,谓呵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五欲为地狱之五条根,若欲坐禅修习止观者,必须呵斥之。谓眼所见之好色,耳所听之好声,鼻所嗅之好香,舌所尝之美味,身所贪之好触,皆令人贪著,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若能知道受五欲诱惑造罪的过失很大,知后不亲近五欲,名为诃欲。五欲即是贪著世间色、声、香、味、触五尘,故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呵责。
(1)诃色欲:诃对男女色欲。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以二例子说明男女间贪欲的过失;同时亦诃对世间宝物的贪著心。
(2)诃声欲:分有情、无情之不同。所谓无情之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音声,如今风琴、钢琴之声,及有情男女歌美音声,或娇媚妖词,或淫声艳语等种种可乐之音声,皆令凡夫闻即染著,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在雪山修道时,闻甄陀罗女的歌声起贪恋,即失禅定,心则如醉如狂,遂起欲念而失神通。
(3)诃香欲: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
(4)诃味欲:即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此等众味,能令凡夫之人心生爱著,起不善业。如一沙弥,因心染著酪味,每逢檀越供养乳酪时,眼一直死命盯看。每分到酪时心生爱著不离,命终即堕酪中而为酪虫。
(5)诃触欲: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互相按摩,及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其他种种之殊好妙触,无智慧之愚之人,为之沉没,能障碍行者之道业。
经中对五欲的过失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如说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贱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1、呵斥色、声、香、味、触之五欲
所言呵五欲者,谓呵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五欲为地狱之五条根,若欲坐禅修习止观者,必须呵斥之。谓眼所见之好色,耳所听之好声,鼻所嗅之好香,舌所尝之美味,身所贪之好触,皆令人贪著,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若能知道受五欲诱惑造罪的过失很大,知后不亲近五欲,名为诃欲。五欲即是贪著世间色、声、香、味、触五尘,故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呵责。
(1)诃色欲:诃对男女色欲。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以二例子说明男女间贪欲的过失;同时亦诃对世间宝物的贪著心。
(2)诃声欲:分有情、无情之不同。所谓无情之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音声,如今风琴、钢琴之声,及有情男女歌美音声,或娇媚妖词,或淫声艳语等种种可乐之音声,皆令凡夫闻即染著,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在雪山修道时,闻甄陀罗女的歌声起贪恋,即失禅定,心则如醉如狂,遂起欲念而失神通。
(3)诃香欲: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
(4)诃味欲:即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此等众味,能令凡夫之人心生爱著,起不善业。如一沙弥,因心染著酪味,每逢檀越供养乳酪时,眼一直死命盯看。每分到酪时心生爱著不离,命终即堕酪中而为酪虫。
(5)诃触欲: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互相按摩,及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其他种种之殊好妙触,无智慧之愚之人,为之沉没,能障碍行者之道业。
经中对五欲的过失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如说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贱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2、舍弃五种盖覆心性的不善法
前所说的五欲是约众生于外五尘中生欲来说,谓五根对五尘而起贪著,为当时的事。此约众生内意根中生欲,定中出现或是定前出现,是以后的事。前呵五欲,则外尘不入;今须弃五盖,使内心不起,如是则意地清净,清净则易入禅定。
(1)弃贪欲盖:谓行者端坐修止观时,第一要弃贪欲盖。若心生欲念,念念相续,就无法入禅定,因此觉心起念,宜急弃之,安住正念。
(2)弃恚盖:此火烧人,最为厉害。起一念之,能烧尽菩提之种。足见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是法乐之冤家,因为心起时,一切禅定法乐就会失去。
(3)弃睡眠盖:睡眠不特昏昧、空过光阴而已,且能破今世、后世真实法乐之心,亦能破后世生天及涅等乐。当知睡眠恶法对修习禅定十分障碍,较诸余盖尤为恶劣,如贪等盖,起觉即可以灭除。睡眠则昏暗无知,人事不省,犹如半个死人一般,丝毫无所觉识,无法办道断烦恼,故而要弃之。
(4)弃掉悔盖:“掉”是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一处,终日随情放荡,纵意嬉戏,故名为掉。掉有身、口、意三掉:①身掉。好动好游手好闲,无趣游行,及诸杂戏谑,心坐不住,犹如猿猴好动;②口掉。好喜吟咏,如唱高声小调,或诤论是非,好无益谈笑,及世间语言,说一些没意义的杂话等,此为口掉之相;③前面说的身掉、口掉其实都是因心掉而表露在外。心随情放逸,纵恣心意攀缘、或缘想法尘影子,或攀揽前尘境界,一切诸恶觉观,或思惟文章艺术、世间才技等,悉名之为心掉。
“悔”是追悔、懊悔、悔恨的意思,亦名恶作,对自己以前所作的错事生悔心,然悔本不是盖,为何须弃之?须知悔固然是好,但将此悔,放在心中,心生忧愁懊恼,朝夕忧恼,因此盖覆真心,所以成盖,故须弃之。悔属于不定心所。悔分为二:①在修止观时,对所缘的境掉后而生悔心;②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障碍禅修。
(5)弃疑盖:分为三种:①疑自,修行之人端坐修观时,心中便作如是念:我今善根微薄没有智慧,罪障深重,自卑对自己没信心,疑自己必非是道器,怎么敢仰攀上乘之法。自心若作如是疑想,则禅定之法终不得开发;②疑师,即是疑他。谓疑我平素间所亲近之大德尊宿善知识,观其威仪、动静、相貌,与平常人无异,无有一丝毫过人之处。由此观之,自尚无禅定智慧,怎能教我?③疑法,即疑自己所修持之法。世间之人大多数执著固守自己原来的想法,先入为主,于后所受之法而不能生信。如修止观,则疑此止观法门是真耶?是伪耶?修之是否能令离苦耶?由此障碍禅定善法的修习。
前所说的五欲是约众生于外五尘中生欲来说,谓五根对五尘而起贪著,为当时的事。此约众生内意根中生欲,定中出现或是定前出现,是以后的事。前呵五欲,则外尘不入;今须弃五盖,使内心不起,如是则意地清净,清净则易入禅定。
(1)弃贪欲盖:谓行者端坐修止观时,第一要弃贪欲盖。若心生欲念,念念相续,就无法入禅定,因此觉心起念,宜急弃之,安住正念。
(2)弃恚盖:此火烧人,最为厉害。起一念之,能烧尽菩提之种。足见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是法乐之冤家,因为心起时,一切禅定法乐就会失去。
(3)弃睡眠盖:睡眠不特昏昧、空过光阴而已,且能破今世、后世真实法乐之心,亦能破后世生天及涅等乐。当知睡眠恶法对修习禅定十分障碍,较诸余盖尤为恶劣,如贪等盖,起觉即可以灭除。睡眠则昏暗无知,人事不省,犹如半个死人一般,丝毫无所觉识,无法办道断烦恼,故而要弃之。
(4)弃掉悔盖:“掉”是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一处,终日随情放荡,纵意嬉戏,故名为掉。掉有身、口、意三掉:①身掉。好动好游手好闲,无趣游行,及诸杂戏谑,心坐不住,犹如猿猴好动;②口掉。好喜吟咏,如唱高声小调,或诤论是非,好无益谈笑,及世间语言,说一些没意义的杂话等,此为口掉之相;③前面说的身掉、口掉其实都是因心掉而表露在外。心随情放逸,纵恣心意攀缘、或缘想法尘影子,或攀揽前尘境界,一切诸恶觉观,或思惟文章艺术、世间才技等,悉名之为心掉。
“悔”是追悔、懊悔、悔恨的意思,亦名恶作,对自己以前所作的错事生悔心,然悔本不是盖,为何须弃之?须知悔固然是好,但将此悔,放在心中,心生忧愁懊恼,朝夕忧恼,因此盖覆真心,所以成盖,故须弃之。悔属于不定心所。悔分为二:①在修止观时,对所缘的境掉后而生悔心;②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障碍禅修。
(5)弃疑盖:分为三种:①疑自,修行之人端坐修观时,心中便作如是念:我今善根微薄没有智慧,罪障深重,自卑对自己没信心,疑自己必非是道器,怎么敢仰攀上乘之法。自心若作如是疑想,则禅定之法终不得开发;②疑师,即是疑他。谓疑我平素间所亲近之大德尊宿善知识,观其威仪、动静、相貌,与平常人无异,无有一丝毫过人之处。由此观之,自尚无禅定智慧,怎能教我?③疑法,即疑自己所修持之法。世间之人大多数执著固守自己原来的想法,先入为主,于后所受之法而不能生信。如修止观,则疑此止观法门是真耶?是伪耶?修之是否能令离苦耶?由此障碍禅定善法的修习。
二、修习止观时身心息的调和
(一)身的调和
修习止观最重要的是调和身、息、心事。若能善巧调和,易入禅定,则三昧易生。若身心没调好,修禅定是浪费时间,不但得不到法乐,甚而还会出现身心禅病。身调和包括三种:
1、调饮食:第一要调饮食,若饮食不调,则身不安,道不隆,食之所以为法本。学佛的人不是为饮食而食,因为要资养色身发修行道业,虽此身为幻妄之躯,但现前须藉此身而修道,所谓借假以修真。
饮食不调有二种:(1)修止观时若食之过饱,则气急短,身感到胀满,息喘体重,全身气脉不能畅通,由身而影响到心,令心杂念纷飞,坐立不安,于是懈怠心起,身心不得安泰,道业因是而废。(2)然而食时也不可过少,有意减食若饥饿,则身没力气,心力不足,导致意志不坚固,心亦悬空,意念不固,思虑纷然,身弱力虚,精神不足,如何能修好止观?
2、调睡眠:对于睡眠,务须调适得当。若过多睡眠,则大脑、心识昏暗又浪费时间;盖覆吾人之心性觉知,不但会废修圣法,亦能损失功夫,遂令心识昏暗迷昧,一切善根从此沉没。若过少睡,则身体有亏,易使心火向上升起,引发人的头神经疼痛,另外心也会发慌。
3、调身:即调身不宽不急,身体致动作要柔软,若动作粗猛则气、息随着粗,心易散乱,坐时就会很烦躁。因此坐时须用意作预备之前方便。要熟悉从初至禅坐位子安住、正脚、宽解衣带、正身、正头颈、口吐浊气、重累手相、闭口、闭眼、端身正坐等十个调身程序。
(一)身的调和
修习止观最重要的是调和身、息、心事。若能善巧调和,易入禅定,则三昧易生。若身心没调好,修禅定是浪费时间,不但得不到法乐,甚而还会出现身心禅病。身调和包括三种:
1、调饮食:第一要调饮食,若饮食不调,则身不安,道不隆,食之所以为法本。学佛的人不是为饮食而食,因为要资养色身发修行道业,虽此身为幻妄之躯,但现前须藉此身而修道,所谓借假以修真。
饮食不调有二种:(1)修止观时若食之过饱,则气急短,身感到胀满,息喘体重,全身气脉不能畅通,由身而影响到心,令心杂念纷飞,坐立不安,于是懈怠心起,身心不得安泰,道业因是而废。(2)然而食时也不可过少,有意减食若饥饿,则身没力气,心力不足,导致意志不坚固,心亦悬空,意念不固,思虑纷然,身弱力虚,精神不足,如何能修好止观?
2、调睡眠:对于睡眠,务须调适得当。若过多睡眠,则大脑、心识昏暗又浪费时间;盖覆吾人之心性觉知,不但会废修圣法,亦能损失功夫,遂令心识昏暗迷昧,一切善根从此沉没。若过少睡,则身体有亏,易使心火向上升起,引发人的头神经疼痛,另外心也会发慌。
3、调身:即调身不宽不急,身体致动作要柔软,若动作粗猛则气、息随着粗,心易散乱,坐时就会很烦躁。因此坐时须用意作预备之前方便。要熟悉从初至禅坐位子安住、正脚、宽解衣带、正身、正头颈、口吐浊气、重累手相、闭口、闭眼、端身正坐等十个调身程序。
(二)息的调和
身体调好之后,还要调息,息有四种之不同,谓风、喘、气、息。于四种息法中,须分明辨别清楚而守之,要舍其粗而守其细。修行人坐禅之时,有风喘气之前三相者,名为不调之相,后之息相才为调和相。若无风喘气之粗相,能细其心,令息微微出入,若存若亡,绵绵密密,不涩不滑(出入有声为滑),此为息之调相。息调则一切病患不能发生,心则易得安定,是则名为行者最初入禅时调和气息之方法。
息若不调有三法可以对治之:1、下着安心,能降火,气会转细。即将明了心安于脐下三分之丹田。即行者缘想于心,放下一切,令不驰散,一心专注丹田。2、须宽放身体,一切须出乎自然,不可过于拘束。3、应想气息,周遍全身,随八万四千毛孔,或入或出,无障无碍。
(三)心的调和
心的调和包括入、住、出三时:
1、入中调二事:一者,即调心中杂念乱想,将心专注一境;二者,当令心不沉、不浮、不宽、不急。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是入定的最初方便。
2、住中调三事:一者,调坐中身体若有如宽、急、偏曲、低、昂等不调相时,当立即调正。
3、出定时调三事:行人若坐禅将毕,想要出定之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在以后的禅坐中会烦躁不安,所以心欲出定每须在意。
(四)入定应有的正确心态
前已经具备了办道之助缘,又次呵外五欲,外尘不入。次弃盖,内障不起。又善调五事,使身心适当,若能再调整修习止观的正确心态,则所作所修一切行门必能成就。否则没有良好的修定心态,亦恐难达其目的,所有一切禅观及念佛三昧亦无由现前。入定应有的心态主要有五种:谓欲、进、念、慧、一心是。凡修一切行门,务须具此五法为方便,缺一不可。
1、欲:此是善法欲,别于五欲之欲。凡办世间一切事,皆应有希求愿望之心,然后经过努力奋斗得成功。出世法亦是如此,学佛需要目标,并非盲目。要离世间一切虚妄想相、出离颠倒轮回,欲得一切诸禅三昧、神通智慧法门,同样需要希求心之善法欲。
2、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
3、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信道力。
4、巧慧:凡用功之人,须以善巧之智慧,筹量世间之快乐及出世间禅定智慧之快乐,谁轻谁重,而有取舍。
5、一心分明:这是决定修法之一心,非是入定中之一心,也即是一门深入做功夫之心。
身体调好之后,还要调息,息有四种之不同,谓风、喘、气、息。于四种息法中,须分明辨别清楚而守之,要舍其粗而守其细。修行人坐禅之时,有风喘气之前三相者,名为不调之相,后之息相才为调和相。若无风喘气之粗相,能细其心,令息微微出入,若存若亡,绵绵密密,不涩不滑(出入有声为滑),此为息之调相。息调则一切病患不能发生,心则易得安定,是则名为行者最初入禅时调和气息之方法。
息若不调有三法可以对治之:1、下着安心,能降火,气会转细。即将明了心安于脐下三分之丹田。即行者缘想于心,放下一切,令不驰散,一心专注丹田。2、须宽放身体,一切须出乎自然,不可过于拘束。3、应想气息,周遍全身,随八万四千毛孔,或入或出,无障无碍。
(三)心的调和
心的调和包括入、住、出三时:
1、入中调二事:一者,即调心中杂念乱想,将心专注一境;二者,当令心不沉、不浮、不宽、不急。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是入定的最初方便。
2、住中调三事:一者,调坐中身体若有如宽、急、偏曲、低、昂等不调相时,当立即调正。
3、出定时调三事:行人若坐禅将毕,想要出定之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在以后的禅坐中会烦躁不安,所以心欲出定每须在意。
(四)入定应有的正确心态
前已经具备了办道之助缘,又次呵外五欲,外尘不入。次弃盖,内障不起。又善调五事,使身心适当,若能再调整修习止观的正确心态,则所作所修一切行门必能成就。否则没有良好的修定心态,亦恐难达其目的,所有一切禅观及念佛三昧亦无由现前。入定应有的心态主要有五种:谓欲、进、念、慧、一心是。凡修一切行门,务须具此五法为方便,缺一不可。
1、欲:此是善法欲,别于五欲之欲。凡办世间一切事,皆应有希求愿望之心,然后经过努力奋斗得成功。出世法亦是如此,学佛需要目标,并非盲目。要离世间一切虚妄想相、出离颠倒轮回,欲得一切诸禅三昧、神通智慧法门,同样需要希求心之善法欲。
2、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
3、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信道力。
4、巧慧:凡用功之人,须以善巧之智慧,筹量世间之快乐及出世间禅定智慧之快乐,谁轻谁重,而有取舍。
5、一心分明:这是决定修法之一心,非是入定中之一心,也即是一门深入做功夫之心。
三、正修止观的动静之法
前述二十五法前行乃为正修止观之方便,从第六章开始,智者大师便讲述止观正行方法。一切行门不离止观二法,世尊自住于止观不二之大乘法中。止为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非止不能调伏身心,非观不能开发神解,二者相即不离,彼此资助,互相隐显,缺一不可。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而正修止观,定慧具足,则能悲智双运,自他兼利。
前述二十五法前行乃为正修止观之方便,从第六章开始,智者大师便讲述止观正行方法。一切行门不离止观二法,世尊自住于止观不二之大乘法中。止为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非止不能调伏身心,非观不能开发神解,二者相即不离,彼此资助,互相隐显,缺一不可。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而正修止观,定慧具足,则能悲智双运,自他兼利。
(一)坐中修五种止观
1、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此中又分为三种修止法与二种修观法:
三种修止法是:(1)系缘守境止。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2)制心止。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也;(3)体真止。若随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诸法,心既不取诸法,则妄念自止,是体真而止息妄念,故曰体真也。
二种修观法:(1)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的修法;(2)正观的修法。观诸法无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
2、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修行者若于静坐中有此等盖覆无记发现之时,即应当修观照,使心动起思惟,既不昏沉,亦无令其境界不分明之暗覆无记现前。于坐中没有如上所说的无记、昏沉之病,而其心浮动轻躁不安也不行,如是身心掉举,内外不安,心散念浮,亦足以损失法身功德。当此浮动病发时,亦急需弃之,应当修止止之,把心缘在某一境上,不令浮动,即能对治掉举心重的,此是略说修止观对治浮沉病之相。
3、随便宜修止观。所言随便宜者,即是随自己之便,不拘修止,亦不局限修观,随自己的意而修,惟求其适当、获益为要。
4、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上三种是适合于初学禅定的人之修法,而这里第四要讲的是为久修者所对治的修法,因初修行者则无此病。因此种境界最为微细,粗心之人不易得故,修行者对破粗心乱想,即将自心之浮动妄念消灭。尔时,即得安心入禅定之中,于其定中心念微细,故便觉自身空寂,受于轻安快乐。有时或利便之心间发,遂于定中横生计度,知见丛生。若了知此境虚诳不实,则不生贪著,不起分别,则见烦恼不起;不生贪染,则爱烦恼无由生,不起见爱,心地安静,是为修止。
5、均齐定慧修止观。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在因名止观,在果名定慧,止观二法,如鸟之两翼。只有定慧均等的慧力,方能脱离苦海。修行者若能这样于身端正禅坐之中,善能理解此第五种止观均等重要的意义,善用止观齐修,定慧均等。取舍得当,不失其宜。当知此人才是善修佛法,以能善修止观的缘故,必在此生中修法会有所成就,不会空过时间。
1、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此中又分为三种修止法与二种修观法:
三种修止法是:(1)系缘守境止。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2)制心止。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也;(3)体真止。若随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诸法,心既不取诸法,则妄念自止,是体真而止息妄念,故曰体真也。
二种修观法:(1)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的修法;(2)正观的修法。观诸法无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
2、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修行者若于静坐中有此等盖覆无记发现之时,即应当修观照,使心动起思惟,既不昏沉,亦无令其境界不分明之暗覆无记现前。于坐中没有如上所说的无记、昏沉之病,而其心浮动轻躁不安也不行,如是身心掉举,内外不安,心散念浮,亦足以损失法身功德。当此浮动病发时,亦急需弃之,应当修止止之,把心缘在某一境上,不令浮动,即能对治掉举心重的,此是略说修止观对治浮沉病之相。
3、随便宜修止观。所言随便宜者,即是随自己之便,不拘修止,亦不局限修观,随自己的意而修,惟求其适当、获益为要。
4、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上三种是适合于初学禅定的人之修法,而这里第四要讲的是为久修者所对治的修法,因初修行者则无此病。因此种境界最为微细,粗心之人不易得故,修行者对破粗心乱想,即将自心之浮动妄念消灭。尔时,即得安心入禅定之中,于其定中心念微细,故便觉自身空寂,受于轻安快乐。有时或利便之心间发,遂于定中横生计度,知见丛生。若了知此境虚诳不实,则不生贪著,不起分别,则见烦恼不起;不生贪染,则爱烦恼无由生,不起见爱,心地安静,是为修止。
5、均齐定慧修止观。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在因名止观,在果名定慧,止观二法,如鸟之两翼。只有定慧均等的慧力,方能脱离苦海。修行者若能这样于身端正禅坐之中,善能理解此第五种止观均等重要的意义,善用止观齐修,定慧均等。取舍得当,不失其宜。当知此人才是善修佛法,以能善修止观的缘故,必在此生中修法会有所成就,不会空过时间。
(二)历缘对境修止观
缘谓事缘,境即尘境。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须知不特凡夫最初用功,要端身静坐,即十方诸佛,最初亦以端身正坐而入道,以其身清净故。心清净故,境清净,心空境寂,为入道之胜要。而凡夫有累之身,必定涉到一些世事之缘,不可能一直端身常坐。因吾人生于世间,有此幻躯,处于生活场中,终日为衣、食、住等所逼迫,必涉世事尘缘,欲常坐修道,诚为难事。故必须随缘对境而修止观,则不致于空过时间。若将修行与世事,成为两局,修止观即不能作事,作事不能修止观,是则修心之法就有间断,烦恼结业触处而起,速证不退比较难了。
1、历六种缘修止观,即是于行、住、坐、卧、作作、语中等六缘中,随缘修习止观。在某一行中修法时,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于一行中修止,再于行中修观。行中修是如此,其他五缘都同样次第观修。
2、对境修止观,此中说明六根对六尘修止观法。初心之人修习止观,欲与止观相应,得其利益,颇不容易,以其止观不与烦恼相应故。故教于六根对一境界之中修习止观,正显念念不离、无间断、不休息之功夫。
缘谓事缘,境即尘境。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须知不特凡夫最初用功,要端身静坐,即十方诸佛,最初亦以端身正坐而入道,以其身清净故。心清净故,境清净,心空境寂,为入道之胜要。而凡夫有累之身,必定涉到一些世事之缘,不可能一直端身常坐。因吾人生于世间,有此幻躯,处于生活场中,终日为衣、食、住等所逼迫,必涉世事尘缘,欲常坐修道,诚为难事。故必须随缘对境而修止观,则不致于空过时间。若将修行与世事,成为两局,修止观即不能作事,作事不能修止观,是则修心之法就有间断,烦恼结业触处而起,速证不退比较难了。
1、历六种缘修止观,即是于行、住、坐、卧、作作、语中等六缘中,随缘修习止观。在某一行中修法时,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于一行中修止,再于行中修观。行中修是如此,其他五缘都同样次第观修。
2、对境修止观,此中说明六根对六尘修止观法。初心之人修习止观,欲与止观相应,得其利益,颇不容易,以其止观不与烦恼相应故。故教于六根对一境界之中修习止观,正显念念不离、无间断、不休息之功夫。
(三)空假中三止三观的修法
1、体真止:从假入空观——空观——二谛观——慧眼——一切智
通过修止观,了达一切诸法悉从一心而出生,然一切诸法既随缘起,皆属虚相非实,若作如是观,则不起分别,妄念不流,名为体真止。了达吾人现前之一念,本来无相,念即无念,假名为念,于此为所观之境。又观此无念之一念,为能观之智。当此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孤零零一念能观之智,观此本性无念之境,此时境智一如,有何妄念可起,亦不见佛念可生。此中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故尔时上不见有佛道可成,下不见有众生可度;离一切相,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2、方便随缘止:从空入假观——假观——平等观——法眼——道种智
二乘之人,证偏空以为究竟,不欲从空出假,教化众生。菩萨则不然,有上求下化之功,具自利利他之德,最初发心于四谛境,发四弘誓愿,自利利他,了知诸法如幻化,不妨以幻作幻,所以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行者能得从空出假观成时,虽然了知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情与无情,毕竟空寂,而于此空寂之中,修种种如幻行门,建道场,作佛事,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
3、息二边分别止:非空非假观——中观——中道正观——佛眼——一切种智
上二种止观为方便观门,若但修空观,偏于定,不能证于中道;但修假观,偏于慧,亦不能证于中道,必须止观双修,定慧均齐,方能证于中道。所以,要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谓不著空有,而不离空有,双遮双照,遮照同时,如是而修,故谓之行于中道正观。了知现前一念心性,非真非假;非真即非真空,非假即非妙有,息其缘真缘假之心,而谛观心性,虽然非空非假,不坏空假之法,诸相宛然,空而不空,三千宛尔。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
1、体真止:从假入空观——空观——二谛观——慧眼——一切智
通过修止观,了达一切诸法悉从一心而出生,然一切诸法既随缘起,皆属虚相非实,若作如是观,则不起分别,妄念不流,名为体真止。了达吾人现前之一念,本来无相,念即无念,假名为念,于此为所观之境。又观此无念之一念,为能观之智。当此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孤零零一念能观之智,观此本性无念之境,此时境智一如,有何妄念可起,亦不见佛念可生。此中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故尔时上不见有佛道可成,下不见有众生可度;离一切相,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2、方便随缘止:从空入假观——假观——平等观——法眼——道种智
二乘之人,证偏空以为究竟,不欲从空出假,教化众生。菩萨则不然,有上求下化之功,具自利利他之德,最初发心于四谛境,发四弘誓愿,自利利他,了知诸法如幻化,不妨以幻作幻,所以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行者能得从空出假观成时,虽然了知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情与无情,毕竟空寂,而于此空寂之中,修种种如幻行门,建道场,作佛事,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
3、息二边分别止:非空非假观——中观——中道正观——佛眼——一切种智
上二种止观为方便观门,若但修空观,偏于定,不能证于中道;但修假观,偏于慧,亦不能证于中道,必须止观双修,定慧均齐,方能证于中道。所以,要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谓不著空有,而不离空有,双遮双照,遮照同时,如是而修,故谓之行于中道正观。了知现前一念心性,非真非假;非真即非真空,非假即非妙有,息其缘真缘假之心,而谛观心性,虽然非空非假,不坏空假之法,诸相宛然,空而不空,三千宛尔。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
四、禅定中可能出现的善恶境界
(一)善根发相
发相有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善根发相又有二种:1、外善根发相。所谓不杀盗淫妄语绮语,不贪色声香味触法,不求三界报,不乐五欲乐。身口七支,恒沙烦恼,皆能止息,及其他六度十度四摄万行等,一切无尽善行。2、内善根发相。所谓不贪嗔痴慢疑恶见,不起喜怒哀乐等心,不随六情根,不执七识我意地。一切见爱无明,皆悉绝灭,及四无量、六念、三心、十念等一切无尽善行。
内善根发相包括坐禅所积功德之五种相,称为五种善根发相:(1)息道善根发相。行者于欲界未到定中,经过八触之关头,即另得一境界,忽觉鼻中之气息出入长短,不特鼻中出入,而遍身八万四千毛孔,皆悉虚豁入出,即以心眼观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清楚分明;(2)不净观善根发相。修行者若入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定中,身心虚而寂静,忽然见到其他男女身死后之相,即九种相;(3)慈心善根发相;(4)因缘观善根发相;(5)念佛善根发相。
善根发相须分别真伪,明辨邪伪禅发相和真正禅发相。止观能够长养诸善根;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
(一)善根发相
发相有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善根发相又有二种:1、外善根发相。所谓不杀盗淫妄语绮语,不贪色声香味触法,不求三界报,不乐五欲乐。身口七支,恒沙烦恼,皆能止息,及其他六度十度四摄万行等,一切无尽善行。2、内善根发相。所谓不贪嗔痴慢疑恶见,不起喜怒哀乐等心,不随六情根,不执七识我意地。一切见爱无明,皆悉绝灭,及四无量、六念、三心、十念等一切无尽善行。
内善根发相包括坐禅所积功德之五种相,称为五种善根发相:(1)息道善根发相。行者于欲界未到定中,经过八触之关头,即另得一境界,忽觉鼻中之气息出入长短,不特鼻中出入,而遍身八万四千毛孔,皆悉虚豁入出,即以心眼观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清楚分明;(2)不净观善根发相。修行者若入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定中,身心虚而寂静,忽然见到其他男女身死后之相,即九种相;(3)慈心善根发相;(4)因缘观善根发相;(5)念佛善根发相。
善根发相须分别真伪,明辨邪伪禅发相和真正禅发相。止观能够长养诸善根;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
(二)魔境相及其对治方法
1、觉知魔境相
在修行过程中觉知魔事,总说有四种魔境:烦恼魔、阴魔、死魔、鬼神魔(天魔)。四魔是指夺取人之生命及慧命之四种魔:(1)阴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慧命;(2)烦恼魔又作欲魔。即为身中之百八等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3)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4)鬼神魔。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上述前三者为内魔,最后者为外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修行,障蔽禅定。行者若不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而致身心恐怖,有妨精进。上四种魔中前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而鬼神魔相此事须要识知,这一魔相主要有:精魅、埠惕鬼、魔罗鬼。
(1)精魅鬼,此鬼由精灵变化而厌媚于人,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若多卯时来者,必是狐兔之类,说其名字,精媚即散。余时来者,类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灭。
(2)埠惕鬼,埠惕即恶夜叉。据《摩诃止观》载,拘那含佛末法之时,有一比丘,好恼乱众僧,为众摈出,遂发恶誓,常恼坐禅之人。此鬼亦作种种形貌,或如虫类缘人头面钻刺之状,或抱持于人,或复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来恼行人。行者应即觉知,且暗中呵骂彼鬼:“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兼诵戒律以除却之,彼鬼即便退去,无能恼乱。
(3)魔罗鬼,魔罗,意为能夺命。此鬼能夺行人智慧之命,多作三种形相,恼乱行人,即显现丑色、恶声等可畏五尘及虎、狼、狮子、罗刹等违情之相,或现美色、娇声等可爱五尘及父母等顺情之相,或现寻常所见五尘等非违非顺之相。以上三相,或令怖畏,或令爱着,皆能动乱行人之心,使禅定不得显发。
1、觉知魔境相
在修行过程中觉知魔事,总说有四种魔境:烦恼魔、阴魔、死魔、鬼神魔(天魔)。四魔是指夺取人之生命及慧命之四种魔:(1)阴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慧命;(2)烦恼魔又作欲魔。即为身中之百八等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3)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4)鬼神魔。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上述前三者为内魔,最后者为外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修行,障蔽禅定。行者若不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而致身心恐怖,有妨精进。上四种魔中前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而鬼神魔相此事须要识知,这一魔相主要有:精魅、埠惕鬼、魔罗鬼。
(1)精魅鬼,此鬼由精灵变化而厌媚于人,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若多卯时来者,必是狐兔之类,说其名字,精媚即散。余时来者,类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灭。
(2)埠惕鬼,埠惕即恶夜叉。据《摩诃止观》载,拘那含佛末法之时,有一比丘,好恼乱众僧,为众摈出,遂发恶誓,常恼坐禅之人。此鬼亦作种种形貌,或如虫类缘人头面钻刺之状,或抱持于人,或复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来恼行人。行者应即觉知,且暗中呵骂彼鬼:“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兼诵戒律以除却之,彼鬼即便退去,无能恼乱。
(3)魔罗鬼,魔罗,意为能夺命。此鬼能夺行人智慧之命,多作三种形相,恼乱行人,即显现丑色、恶声等可畏五尘及虎、狼、狮子、罗刹等违情之相,或现美色、娇声等可爱五尘及父母等顺情之相,或现寻常所见五尘等非违非顺之相。以上三相,或令怖畏,或令爱着,皆能动乱行人之心,使禅定不得显发。
2、对治魔的方法
(1)以修止来对治,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2)以修观来对治,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不久当谢灭。
(3)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或月都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道心,不惜生命。莫怀忧愁、恐惧。方法有:一是当诵大乘方等经,即《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思益经》、《解脱深密经》;二是持治魔咒。即楞严咒、大悲咒等,默念或诵出声均可;三是心中存念佛法僧三宝的加持。若出禅定时,亦当诵咒自己防卫。向佛菩萨像求取忏悔,心生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
(1)以修止来对治,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2)以修观来对治,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不久当谢灭。
(3)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或月都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道心,不惜生命。莫怀忧愁、恐惧。方法有:一是当诵大乘方等经,即《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思益经》、《解脱深密经》;二是持治魔咒。即楞严咒、大悲咒等,默念或诵出声均可;三是心中存念佛法僧三宝的加持。若出禅定时,亦当诵咒自己防卫。向佛菩萨像求取忏悔,心生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
(三)病发相及其对治方法
病发相一般分为三类:
1、四大增损病相:以吾人之身,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若一大有增或减,则生疾病,故四大非均等不可。若地大增于其他三大,则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瘅痿瘠,是地大病相;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若火大增者,即煎寒或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利不通等;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颤抖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
2、五藏生患之相:(1)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2)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3)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恚,头痛眼暗昏闷等,肝主眼故;(4)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5)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
3、五根中患相:眼或赤或疼,昏花翳?,是为眼患;耳或痛或聋,或嘈然作声,是为耳患;鼻塞及流浓涕,是为鼻患;舌或疮或硬,饮食失味,是为舌患;四体卒痛,百节酸疼,是为身患。
就病之种类,分为业、鬼、四大三种。业病可以善根对治,鬼病以咒药对治,四大病以医药对治。药师如来即以理智教三业而灭此三病。但治病之法,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若行役饮食而致病者,此须方药来治,也可以修止观对治。若坐禅不调而致患者,仍须坐禅善调息观而治之,非汤药所宜。如以六字诀,或十二息法。或者说安心在病处、脐下丹田、止心足下;或不取病相之观空修法。若鬼魔二病者,须深克以观行之力,及大悲神咒力治,若业报病者,当内用观行力,外加恳诚忏悔。若用心坐中治病,须更兼具十法: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依此十法所治,保任必定生效不差。
病发相一般分为三类:
1、四大增损病相:以吾人之身,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若一大有增或减,则生疾病,故四大非均等不可。若地大增于其他三大,则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瘅痿瘠,是地大病相;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若火大增者,即煎寒或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利不通等;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颤抖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
2、五藏生患之相:(1)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2)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3)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恚,头痛眼暗昏闷等,肝主眼故;(4)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5)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
3、五根中患相:眼或赤或疼,昏花翳?,是为眼患;耳或痛或聋,或嘈然作声,是为耳患;鼻塞及流浓涕,是为鼻患;舌或疮或硬,饮食失味,是为舌患;四体卒痛,百节酸疼,是为身患。
就病之种类,分为业、鬼、四大三种。业病可以善根对治,鬼病以咒药对治,四大病以医药对治。药师如来即以理智教三业而灭此三病。但治病之法,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若行役饮食而致病者,此须方药来治,也可以修止观对治。若坐禅不调而致患者,仍须坐禅善调息观而治之,非汤药所宜。如以六字诀,或十二息法。或者说安心在病处、脐下丹田、止心足下;或不取病相之观空修法。若鬼魔二病者,须深克以观行之力,及大悲神咒力治,若业报病者,当内用观行力,外加恳诚忏悔。若用心坐中治病,须更兼具十法: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依此十法所治,保任必定生效不差。
五、修习止观的意义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德,天台宗第四祖,有“东土小释迦”之称。天台宗的学修主要有教与观,《童蒙止观》是属于观的范畴。止观法门为十方诸佛、历代诸祖修习坐禅之法要。因为佛见众生根性不一,习气垢病差殊,所以说种种差别之修行法门,无量法门虽别,目的无不要众生出离生死,得解脱,一一皆证至不生不灭之泥洹。故《楞严经》云:“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趣证于泥洹实相之理。然法门虽多,而此止观二法,为一切法门中最直捷、最紧要之法。止观为一切入门之要道,泥洹大果之胜路。因为,了脱生死修任何法门都不出止观、定慧二字。从发心修行到究竟成佛整个过程,无非是使戒定慧三无漏学增上,达到息灭贪痴,证得无上佛果。故《童蒙止观》云:“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当知此止观二法,不仅天台宗一家修此,即中国十大宗亦不离乎此。如贤首宗修法界观,行普贤行,即修此止观;净土宗之念佛,亦念此止观;唯识宗之修唯识观,亦不离此止观,不过他宗于止观之名,或有或无,或用其他之异名词而已。是故智者大师在本书序文中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强调了止观修习的重要性,而本书正是止观修习之核心精要。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德,天台宗第四祖,有“东土小释迦”之称。天台宗的学修主要有教与观,《童蒙止观》是属于观的范畴。止观法门为十方诸佛、历代诸祖修习坐禅之法要。因为佛见众生根性不一,习气垢病差殊,所以说种种差别之修行法门,无量法门虽别,目的无不要众生出离生死,得解脱,一一皆证至不生不灭之泥洹。故《楞严经》云:“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趣证于泥洹实相之理。然法门虽多,而此止观二法,为一切法门中最直捷、最紧要之法。止观为一切入门之要道,泥洹大果之胜路。因为,了脱生死修任何法门都不出止观、定慧二字。从发心修行到究竟成佛整个过程,无非是使戒定慧三无漏学增上,达到息灭贪痴,证得无上佛果。故《童蒙止观》云:“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当知此止观二法,不仅天台宗一家修此,即中国十大宗亦不离乎此。如贤首宗修法界观,行普贤行,即修此止观;净土宗之念佛,亦念此止观;唯识宗之修唯识观,亦不离此止观,不过他宗于止观之名,或有或无,或用其他之异名词而已。是故智者大师在本书序文中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强调了止观修习的重要性,而本书正是止观修习之核心精要。
《般舟三昧经》颂曰:“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所以,智者大师最后至嘱:“誓愿所行者,须除三障五盖。如或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